“回眸五年奋进路”系列报道之三十八:外国语学院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9-07-05     浏览量: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自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院务会、系主任工作会议、党支部书记工作会议等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坚持开展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严立” 警示专题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学院党建工作。五年来,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公共外语系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殊荣,学院党委被中共安徽省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人获“安徽省优秀辅导员”称号,1人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10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人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注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教育培养,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共举办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648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68人,发展学生党员75人。截至2018年底,全院共有在职教职工党员39人,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39%;学生党员14人,占学生总数的2.2%。

    大力支持群团统战工作。五年来,院分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校运会、广场舞、教职工排球比赛、“书香三八”读书活动等文体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示了教职工风采。院团委、学生会积极参加学校共青团改革,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5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150余项,1人代表安徽省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中华情征文演讲比赛获优异奖。学院领导积极联系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他们在学院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政议政作用。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学院招生规模突破150人,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总人数突破600人。2017年,国际电子商务语言与文化硕士点获批并在2018年实现首次招生,2018年,翻译硕士(MTI)硕士点获批。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校级青年学术骨干3人,晋升教授2人、晋升副教授4人,2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考取博士,4人出国访学。

    教学工作规范有序,成立由院系领导牵头、教师参与的督导小组,认真开展教学巡查,强化随堂听课制度,深入教室,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将收集到的合理意见和诉求,及时反馈,立即整改;贯彻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以老带新”,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通过率保持较高的水平,日语四级、八级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落实《安徽理工大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办法》,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学分制改革。组织修订了新一轮《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精心制定《日语专业培养方案》,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基础。严格执行《安徽理工大学辅修专业和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暂行)》,坚持发挥学院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开办辅修专业和辅修双学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累计406人参加辅修英语专业,其中304人拿到了辅修学位证书。

    学院不断加强教研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出台《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试行)》《外国语学院学术成果奖励办法(暂行)》,对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奖励,鼓励教师申报项目并加强指导。五年来,共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近80项,其中安徽省人文社科科研项目1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安徽省哲社规划项目1项、外教社委托项目3项,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9项、省级人才引进与培育支持基金3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教研项目18项,获批项目资助经费120多万元。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共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1篇。

    立德树人,学生教育管理与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持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坚持执行低年级晨读、晚自习制度、课堂考勤制度和日常离校请销假制度,引导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长期开展“传帮带”活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开放学院办公楼所有的空调自习教室、图书资料室和期刊阅览室,为学生学习、考研复习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在正常教学任务之外为学生专业八级考试、研究生升学考试增加辅导课程课时,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攀升。2014届至2018届共考研升学100人,其中多人考入全球排名前50的英国爱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名校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交学院等国内名校。

    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坚持院领导外出跑就业、走访校友和用人单位工作机制,主动开拓就业市场,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坚持分类指导、动态帮扶,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指导毕业生充分就业。近五年来,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100%。

 

(撰稿、核稿:外国语学院 彭晶、张宣传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上一条:学校召开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报告会 下一条:我校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云南探访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