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宇,中共党员,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理工大学“舜耕名师”、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师、青年拔尖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主要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煤矿安全大数据、企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及EI收录10余篇,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课题7项、企业合作横向课题10余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及横向重大课题6项,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精品线下开放课程项目1项、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还曾获得安徽理工大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安徽理工大学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
2003年6月,刚刚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杨超宇走进安徽理工大学的校园,成为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的一名助教,随后在任职期间获得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杨超宇用他的一言一行谱写着属于人民教师的风采。
矢志教学创佳绩,诲人不倦常思新
在17年的教学生涯中,杨超宇始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积极探索,曾承担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多次在学生评教结果中获得经管学院前十的排名。如今的杨超宇依然保持着刚站上讲台时的热情:每一节课认真讲解、分析问题、激发学生进行专业探索的兴趣,“作为老师,授课的过程既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多年的教学沉淀,使杨超宇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像JAVA 、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我都可以不看教材做到讲解透彻、明白,也可以很容易发觉学生在学习哪些知识点时会出现偏差并做出重点说明,这都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的成长。”这也是杨超宇的课程被一届又一届学生喜爱的原因。
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是杨超宇始终不懈的追求。他把科研思想融入教学之中,用具体案例灵活呈现教学理论知识。在教授计算机“数据结构”这门课时,他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以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的兴起为切入点,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实践,改变了以往单纯教授计算机数据算法相关知识点而不进行有效案例解析的弊端,学生在掌握数据管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同时,也开始对数据处理及智能计算专业产生了兴趣和探索的热情。淮南南站“自动扶梯乘降安全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就是杨超宇的课题之一,他结合这一研究,把计算机技术算法模型建立并应用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将数据算法基础枯燥的理论鲜活的呈现出来,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计算机大数据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卓越贡献。“杨老师在课上一直告诉我们‘应用为王’,他总能够把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转换成我们能触手可及的鲜活案例,让我感受到数据挖掘的广泛应用场景。”学生刘佳丽说到。
杨超宇对学生成长的关心不止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在学科竞赛上他也积极给予学生帮助和引导。2018年,杨超宇曾指导了一支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技能竞赛的研究生队伍。他从计算机原理和技能到Hadoop平台的应用,从最基础的开始一步步引导着团队的前进方向。其中算法的运行、优化和应用以及数据的分析是竞赛项目考察的重点,杨超宇利用其在海量数据分析方面的专业能力,悉心指导、耐心引领学生,最终团队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杨超宇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但谈及印象最深的指导经历,杨超宇说到了第二届“新道杯”安徽省数智人力大赛,“本科阶段是动手能力培养的黄金期,我的本科学生只要他们有参加比赛的热情,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支持他们!”该项比赛二等奖获得者陈雯君说到:“杨老师是一位特别细心,有责任心,有耐心的老师,而且特别专业。”陈雯君团队没有参加竞赛的经历,这次比赛他们团队的研究方向是企业离职人员的原因分析报告,涉及很多要素点,数据众多,数据的逻辑性、关联性和指向性都是难以下手解决的问题。杨超宇作为指导老师,先是帮助团队改进思路,完善了数据模型,直接提升了模型的可行性。因为她们没有参赛经验,杨超宇还亲自演示了PPT的制作和答辩技巧。“备赛期间我们的疑问其实很多,有时我们在微信上请教杨老师,他都会一一解答,有时候是打字,忙的时候会给我们发语音。但从来没有遗漏过一个问题。比赛之后我们都对备赛的过程记忆犹新,对专业的兴趣也更大了!”陈雯君同学感慨地说。陈雯君团队只是杨超宇在17年间教学生涯中带领学生中的一批,他说:“有的学生在上过我的课后对计算机领域产生了兴趣,或者后来因为我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骄傲的事情。”一心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一心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教书育人,杨超宇从未停下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脚步。
脚踏实地方致远,科研实干唯深行
杨超宇不仅是认真负责的学生“大家长”,科研路上他也是无畏的排头兵。杨超宇常说:“科研与教学一样,理论与实践要并驾齐驱,没有理论的支撑,学生就无法理解实际的应用;通过案例实际展现,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实际案例是对理论的诠释。”在科研上,杨超宇也真真正正做到了理论成就实际应用,实际应用诠释理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杨超宇主动将自己的科研方向与煤矿相结合,而作为煤矿城市的淮南不仅给杨超宇灵感的来源,还给予他实地考察的资源。2020年6月他参与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大数据预警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同年9月他走出安徽,参与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研究。谈及这两项科研工作,杨超宇感慨道:“身处淮南,加上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弹药工程专业以及在煤炭行业的优势,这些给我的工作带来莫大的支持!”研究期间的杨超宇在每个关键节点都到煤矿一线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一线数据,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而各个企业也尽全力配合杨超宇的研究工作。在与杨老师对话期间,他回忆起曾经的艰辛科研历程,并用手势和语言描述着每个项目的细节,让笔者仿佛感受到矿山就在眼前。
在矿山安全领域,杨超宇一直致力于解决矿山开发中的安全隐患,保障开发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煤矿不安全行为的识别”研究项目,他同样经常驱车前往矿区进行现场勘察。“利用摄像机观察地底作业人员工作状态,判断他们是否着装正确,操作是否规范等,以此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安全保障程度。”但矿山开发现场灰尘较多,视线受阻,这是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面临的考验之一,杨超宇研发了一种多源异构特征分析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行动自动监测识别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些技术难题。这一成果在非煤矿山领域同样得到应用。铜陵市非煤矿山众多,杨超宇将自己的发明成果带到铜陵实践,可视化摄像头拍摄的矿山作业现场被实时传回到经信局系统,利用摄像头集成后的计算机视觉分析评估安全程度。“一种矿山安全监控系统”和“一种矿山安全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也因此成为杨超宇在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可视化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它们保障了矿山作业人员的安全。这两项专利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贡献也让杨超宇获得“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的称号,同样这也是对杨超宇研究项目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肯定。
将担当融入信念,用科研回馈社会
将担当融入信念,用科研回馈社会,秉持着这一理念的杨超宇,一直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用科研成果助力服务社会。科研不是凭空想象,生活的一切是杨超宇灵感的来源。“淮南南站一层是有电梯直达候车厅的,而这种人流量大的场所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杨超宇向笔者谈起其淮南南站的研究项目。曾经,火车站、高铁站出现过不慎伤亡事件,如何减少灾难的发生,提高安全系数,是杨超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随后他便想到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感应”这一项技术,在2018年确定了自动扶梯乘降安全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研究方向后,他的团队在淮南南站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现场验证。带着工人在电梯周围布线、安装摄像头一直到凌晨两三点也是时常发生的事。如此在实验室与高铁站中折返不下数百次,最终在上海汇报验收时在八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认可的“国内领先”,这是公司对于科研项目最高的评价,目前自动扶梯项目正在申报企业内部的重要奖项和国家发明专利,未来可能也将应用到铁路系统中去,实现真正的数据可用性。在医学专业领域,杨超宇在有关研究癌细胞的文本数据的研究中,同样践行了“为民”的理念,同国外团队把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算法结合,将癌症分析用的seer数据库做了一个新的扩展,运用关联规则,研究哪些指标对癌症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癌症的论文。杨超宇说自己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做出一些更有影响力的典型的品牌项目。
新竹高于旧竹枝,恰凭老干作扶持。在杨超宇看来,作为教师,教学是最根本的。青年教师是学校重要的师资力量,更要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从业十几年的“老兵”,杨超宇不吝于将自己的工作和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青年教师,致力于为学校教师团队注入新的血液。他说:“无论如何,青年教师们还是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只有自身素养上去了,才能教出东西来,才能真正影像学生。”
作为经管学院的教师,对于目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和深造的选择,杨超宇也有着自己的建议。他坦言,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专业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多懂得计算机、信息化的人才,市场和企业也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好能够全面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就业时,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在采访的最后,杨超宇说到:“不管毕业之后的选择如何,我们的学生,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在明确目标后,要真正地践行下去,不论是考研,还是就业。不要浪费大学的每一分钟,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
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17年深稽博考,杨超宇一直初心不改,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教育青年一代,胜过一切的华丽语言。杨超宇用务实和坚守,敬业与奉献,向着更高目标扬帆远航,以榜样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同事,用辛勤的汗水悉心刻画着安徽理工大学学生的未来,谱写着教育的赞歌。
(撰稿、核稿:学生记者 刘佳丽、王发红、孙萌、张梦媛、孙辉宗,施培松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田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