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我校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签约仪式在研究院智能科技园A2栋2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郭永存,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宫能平,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常务副院长李文兴,副院长刘速超,合肥哈工龙延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利、安徽领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合肥哈工轩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科睿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李文兴主持。
会场
郭永存、于振中为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郭永存致辞
郭永存感谢研究院的热情接待。他从校史沿革、“四个融入”发展战略、“双一流”创建、高峰学科建设、理工医交叉融合、招生就业、创新教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郭永存强调,此次与研究院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是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又一次创新性尝试。研究院与学校专业互补性强,合作具有广泛基础,特别是双方在医疗机器人及采矿机器人领域的互补性必将为校企广泛合作带来光明前景。希望双方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促进科研优势资源,行业优质资源与研究生培养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拓宽双方的合作领域,助推人才培养、科研对接与产教深度融合,共同开拓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方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服务地区行业经济发展,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平台,有效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领辐射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智能制造2025计划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
于振中致辞
于振中对郭永存、宫能平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从研究院平台、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及项目领域等方面介绍了研究院发展情况。于振中表示,研究院与安徽理工大学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既能为学校的师生团队提供实战场所,同时又能为研究院提升科技攻关能力,有利于研究院进一步增加专业人才储备,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于研究院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效益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研究院将主动加强与安徽理工大学的联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全力以赴办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抓手,拓展合作空间,创新合作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希望双方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拓宽双方的合作领域,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助推人才培养、科研对接与产教深度融合,实现科研互补、产学双赢。
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协议书
签订校企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书
仪式上,宫能平、刘速超代表双方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协议书。学校就业中心主任黄胜龙与HRG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会主席李旭东代表双方签订校企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人才和平台优势,积极推进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联合申报。同时,重点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光电传感等产业领域,以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揭榜挂帅、供需对接等形式开展技术研发、场景落地及产业化合作。双方将强强联手,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培育和造就一批领军型科技企业,打造渠道畅通、转化高效、成果丰硕的成果转化先进示范样本和典范。
参观研究院展厅(摄影:施培松)
郭永存、宫能平一行还参观了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展厅,听取了研究院发展历程、成果展示、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社会贡献等方面的介绍。
学校党政办、宣传部、科研部、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研究生院、人工智能学院负责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据了解,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是合肥“市校区企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于2016年8月,由多位院士级首席科学家和行业翘楚型专家领衔,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国家级优秀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研究院依托“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发展模式,贯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打造领军型科技企业培育平台,引进各类创新、创业及产业人才800余人,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000余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部委重大专项9项、省市重大专项11项;转化及培育科技企业7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