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爸爸成了我的“师兄”!

核稿:田中良 撰稿:校报记者 刘姝娴、郭寒雨、赵佳明 审稿:董坤
资料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2-11-01     浏览量:

和自己的父亲成为校友,这是一种什么体验?9月来到安理报到的2022级新同学,给美丽的校园增添了一抹新的生机。新生中,就有这样奇妙的缘分,跨越时空,书写着“父子同窗”的故事。

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软件工程专业的谢孜涵,与同样来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童博睿就沿着他们父亲曾经走过的路,来到安理,和自己的父亲成为了校友。生活齿轮徐徐转动,两代人的轨迹在安理相交,他们在安理的故事还在继续。

热爱传递,精神传承

谢孜涵

“学校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也很漂亮。”这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2级新生谢孜涵一开始到学校的感受。1995年,谢孜涵的父亲谢扬虎选择了安徽理工大学的前身——淮南矿业学院的医学检验专业就读。当再次来到自己的母校时,谢扬虎发出了深深的感慨,“这些年,母校的发展变化真的很大,虽然没机会来母校看看,但我也会经常通过学校的网站和官方公众号关注学校的动态。虽然已经很久没来母校,但我感觉到的不是遗憾,而是满满的自豪感。”27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很多事情也许大多被时间冲刷消磨,但在安理收获到的所有却伴随着谢扬虎之后的一切。

图为谢孜涵的录取通知书

谢孜涵从小就听说过父亲的故事。出身乡村的父亲,从小就有一个当医生的梦,高考结束之后他独自来到淮南矿业学院,选择了医学检验专业就读。生活艰苦、陌生的环境以及对专业的不熟悉等种种困难涌向刚入学的谢扬虎。因为心中的热爱,谢扬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发愤图强,那时的教室和图书馆中总能见到谢扬虎的身影。努力终会换来回报,谢扬虎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扬虎在本科期间就确定了考研的打算,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他考上了蚌埠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并在之后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安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如今,谢扬虎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成为他的儿子谢孜涵的榜样与方向。

图为谢孜涵的父亲谢扬虎的毕业证书

“爸爸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谢孜涵说,父亲对待工作很认真,经常在科室里工作到很晚。2022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谢孜涵的父亲因病刚做完手术,本应该好好休息的他,毅然决定走上工作岗位。在抗疫一线,他连续好几天穿着防护服通宵工作,尽职尽责地为病人采血和检测核酸。每天的工作结束后,他的眼球总是布满血丝,口罩的勒痕深深地刻在谢扬虎的脸上。那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日子,但谢扬虎却坚定地站出来并坚持了下去。谈及原因,他答道:“可能是因为经历吧,小时候我们那的医疗条件不好,即使生病,也有很多人无法得到救助。既然我选择了医生这一行业,我就想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他人。”

右2为谢扬虎

“即使工作繁忙,父亲还一直贯彻终生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顺利读完了博士。”谢扬虎在家营造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深深地影响着谢孜涵。小时候的谢孜涵,对大学只有朦胧的想象,但他喜欢父亲的人生故事,喜欢父亲那些有趣的朋友、老师,喜欢那个充满着梦想的地方。在高中时期,即使工作繁忙,谢扬虎也会经常和谢孜涵谈心,帮助他释放学习上的压力,并给予他充分的学习指导和无限的支持。“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知道我背后始终站着我的父亲。”久而久之,环境塑造了谢孜涵不怕困难的性格,而父亲的那种精神、那种文化,以及一颗属于安理的种子播种到了谢孜涵心中,慢慢萌芽。

高考查分的时候,谢孜涵知道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填报志愿时,谢孜涵的父母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他自己,并给予他最大鼓励和支持。这时,父亲的求学故事出现在谢孜涵的脑海里,一直以来谢孜涵都想象着父亲在大学时肆意挥洒青年才气的样子。命运的齿轮再次咬合,谢孜涵知道自己心中的答案,那萌芽的种子不断的拔高,他看到父亲的足迹,最终把自己的脚印也印在了那里——坚定地选择了自己向往的安徽理工大学与自己热爱的软件工程专业。

谢孜涵从小就对计算机感兴趣,在得知自己成功进入软件工程专业时,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谢孜涵更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希望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要认真学习各门课程,尽快通过四六级考试,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强化社交,进入学校的学生组织,结交好友,打开自己的眼界,并定下了考研的目标。父亲将“团结 奋进 博学 奉献”的安理精神传递给谢孜涵,他也要将其继承并发扬下去。

报到那天,到达安徽理工大学南门的那一刻,谢孜涵的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他说:“现在自己成为了父亲的校友,心里是一种亲切的归属感。”迈进学校的大门,谢孜涵感受到自己发自内心的欢喜,即使未曾谋面,也如回家般熟悉和喜悦。谢扬虎送谢孜涵来的时候,在南门前驻足良久。他看到是焕然一新的安理,虽然有物是人非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喜悦。对于安理条件设施的变化,谢孜涵看到的是安理的进步。“虽然很想看看父亲当年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但如果真的跟以前一样,父亲和我都会很失落,能看到学校的发展,对我来说也很开心。”因此,他走遍了学校,将自己的足迹留在每个角落。27年前,一个怀着梦想的年轻人走进安理;27年后,同样是带着梦想的后人跟寻着父亲的轨迹跨入了安理的校门,一个大学此时承载着两代人的梦想。谢孜涵向我们展示了他与父母在安理南门前的合影,无论是谢孜涵,还是他的父亲,都被这奇妙的缘分纽带连接着,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传承还在继续。接下来,谢孜涵将在安理描绘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梦想,两代人圆梦安理,父与子传承不止。

是执着!更是热爱!

童博睿

与自己的父亲成为校友的事并非个例。9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童博睿从凤台县来到安徽理工大学报到。今年的高考,她取得了自己很满意的成绩,安理是她的第一志愿,虽然是淮南本地人,但报到的那天童博睿依旧很是兴奋。而作为父亲的母校,自己幼时就已熟知的大学,童博睿心里又感到十分亲切。

图为童博睿的录取通知书

“我父亲经常对我说,无论人生做出何种选择,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清楚它背后不为人知的艰难。既然选择向前,就不要后退!”童博睿说道。童博睿的父亲童灵是淮南矿业学院1994届化学工程系化工工艺专业的学生。童灵一开始因为兴趣选择了化工专业,在深入了解后,他发现由于科技的落后,每年化工厂里的很多工人都会因为毒气泄漏等一些意外不幸离世。“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能够改变这种现象。”明确得知这份工作的危险后,童灵不仅没有因此害怕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化工工人的选择。童博睿在采访中说,自己的母亲也是一名化工厂的工人,父母的初遇便是在化工厂里。因为信念,父亲选择了化工厂,也是因为这次的选择,他遇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爱人。童博睿告诉笔者:“爸爸的执着和坚定精神对我影响很大。他是那种把专业价值看的很重的人。”正因如此,童博睿的父亲童灵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价值,他从淮南出发,以化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前往宁夏的一所化工厂里工作。

图为童博睿的父亲童灵

童灵告诉笔者,九十年代的生活,是贫困而又十分淳朴的。童灵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来到了大学。“那时学校还叫淮南矿业学院,吃饭需要去大食堂,买饭需要用粮票,人多的时候,可能连饭都抢不到。”但相比较于入学时的窘迫,更让童灵怀念的是大学时期认识到的朋友。童博睿不止一次地提到,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他自己上大学时的事情,每件事都如数家珍。“爸爸经常会在没有课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校游玩,有时是一场电影,有时是一顿饭,有时是站在湖边扔石子,有时是站在桥上向风诉说自己的梦想。”童博睿告诉笔者,每当父亲回忆这些故事的时候,眼里总是饱含着泪光,那是属于他的青春。如今,即使已经毕业多年,他们依然会经常在一起举办同学聚会。以前童博睿在家里时,也经常听到她父亲的朋友对父亲的评价。“他们都说爸爸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很有灵气,也很聪明,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十分风趣幽默。”在生活中,童灵对童博睿的付出总是默默无闻的。“虽然父亲在面对我的时候不善言辞,但我能从他的行动中感受到他的爱,他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解答我的问题,我对于大学的所有了解几乎都是从父亲口中得知的,同时他也默默教会了我很多道理。”

图为童博睿的父亲童灵的学位证书

开学报到那天,童灵从宁夏返回故乡来送女儿上学。时隔三十二年,当童灵再次站到安理的门口,他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位父亲。当童灵站到学校南门口的时候,即使之前已经听说学校发生了很多改变,但他还是被安理巨大的变化所震撼。“学校真的改变了很多,很多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焕然一新的,相信小童来到这里读书,这是一个最好的机遇。”看到女儿走进大学,童灵说他没有强加给女儿太多的要求,离别时只是一直嘱托着女儿:“好好生活,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没有过多的言语,他却一直盯着女儿慢慢走进他的母校,久久驻足。他没有再让女儿回头,因为他知道那是属于她的路,属于她的青春。

作为一名淮南人,童博睿很小的时候就来过安理。“记得那天的阳光格外刺眼,整个校园里都弥漫着书香和青春的气息。”或许是这里充满活力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她,亦或是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其他人还在苦恼寻求填报志愿的“最优解”的时候,童博睿早已“情有所归”。“安理是我的第一志愿,我当时选择安理就是因为我喜欢,我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也是因为我感兴趣。”在她的神情中我们看到了她对于安理求学的执着。

对于自己大学四年的规划,她说:“我的父亲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变得比他更优秀。虽然我们专业不同,但我同样可以像我父亲那样,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童博睿还提到,因为高中的学习环境比较封闭,所以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学里多多参加社团活动,认识到更多有趣的灵魂,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圈子。

少年的热爱和青春的诗,

才刚刚开始。

两代人的故事从这“理”交汇,

梦想的旗帜已经交接,

相信他们的未来一定会人声鼎沸,

花开万里!

撰稿:校报记者 刘姝娴、郭寒雨、赵佳明

核稿:田中良

编辑:宣传部 施培松

审稿:董坤

上一条:“大国工匠”朱恒银赴淮河能源集团调研交流 下一条:郭永存主持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