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圆桌对话 | 袁亮: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梦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23-03-11     浏览量:

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常河 丁一鸣

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进一步找准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点,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特邀嘉宾进行对话探讨。

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主持人:新时代10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对此,您有怎样的切身感受?

袁亮: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界积极行动,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绿色低碳发展成就。在能源领域,矿山生产更加智能、环保、高效,矿区环境明显改善。从“双碳”目标的落实来看,我国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着力建立健全“1+N”政策体系,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更加明确,在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领域发展先进优质产能、加强增储上产,推进绿色开采与清洁利用。同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动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协同发展。数据显示,这个十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成绩殊为不易。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主持人:客观来看,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还存在哪些亟待破解的难点和障碍?

袁亮:从“双碳”工作来看,亟待破解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与低碳技术突破难问题凸显。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耦合、储能与消纳等前沿低碳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二是“全国一盘棋”与区域多样性之间矛盾凸显。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逆向分布特征明显,“差异达峰、协同中和”仍有难度。

三是“双碳”目标要求与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矛盾凸显。目前,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亟待相关体制机制、地方政策、管理与服务体系与“双碳”目标密切配套。

推进协同增效 加快绿色转型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袁亮:要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减降碳路径,应强化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规模化工程应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增储上产,大力发展新能源。要加大重大仪器设备研发投入,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稳定清洁能源的持续供给能力,稳步替代传统能源梯级架构。同时,推进生态建设协同增效,统筹水、气、土、固废、生态等领域减排要求,在源头管控、过程优化、末端治理、废物循环四个环节协同发力,优化治理目标、工艺和技术路线。在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设置研究任务,强化协同增效基础研究。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7% 以上,90% 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 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2012-2021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 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

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显著减少,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

截至2021年底,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 升至25.5%,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至56.0%。

数据来源:《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条:我校在2022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中获多项荣誉 下一条:学校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能源关基网络安全联合实验室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