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院士团队,广东探路“职业健康+工程防护”复合型人才培养

核稿: 撰稿: 审稿:田中良
资料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3-07-08     浏览量:

职业健康不仅关系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福祉,也关系着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的结合点。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人口最多的国家,新旧职业病危害日益交织叠加,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防控难度加大,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人群不断扩展等,给“十四五”时期的职业病防治带来新形势、新挑战,也对职业健康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近日,广东省首家职业病三甲专科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与全国首批开展职业卫生工程本科教学高校安徽理工大学签订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计划开设“职业安全健康创新班”,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卫生工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易学锋等领导、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医校融合

加强“职业健康+工程防护”人才培养

据了解,此次合作是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率先作为,也是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助力广东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积极探索。

双方将以联合培养本科生为起点,通过医校融合,加强职业健康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科研素养突出、实践能力拔尖的“职业健康+工程防护”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从而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签约仪式上,袁亮院士展望了合作愿景。他表示,安徽理工大学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合作举办本科生培养的“职业安全健康创新班”,双方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推动科教、产教“双融合”,为全国职业病防治培养紧缺实用的专业人才,助力职业卫生工程高质量推进。

易学锋表达了对于双方合作的深厚期待,他表示,职业健康人才的培养事关重大,安徽理工大学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的合作是我省职业健康事业的一大盛事、喜事,双方强强联手,共同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助推职业健康人才建设长足发展。

起草编制国家标准110余项

广东省职防院的硬核战力

双方合作举办本科生培养的“职业安全健康创新班”称得上是强强联手、珠联璧合。

地处祖国南大门,广东省是全国工业产业最丰富,新技术、新业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和劳动力大省。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排头兵”,经历60余年深耕发展,省职防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淬炼了过硬的专业能力。

据介绍,该院建立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应急处置与干预等为一体的闭环职业病防治模式,技术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具备现场调查处置、毒物与辐射检测、职业病诊断治疗、后期康复等全链条服务能力,是全国医防融合功能最齐全的职业病防治机构。

目前,全院拥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6名,曾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起草编制国家标准110多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日等国际合作项目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348项;建有全国首批国家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首个省级中毒急救中心、唯一的国家移动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等10个国家级、省级技术平台;具有化学毒物、电离辐射等900多个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检测与评估能力,实现了职业病防治领域全覆盖。

院士团队职防项目曾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强强联合推动科教、产教“双融合”

安徽理工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近年来,在袁亮院士的带领下,该校将职业安全健康作为安全学科发展的五大方向之一,牵头组建了行业首个“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理工医管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平台。2022年,团队参与申报的“职业危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和早期健康效应筛查干预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重点专项获科技部立项资助,成为职业安全健康领域首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指出,目前我国职业健康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监管、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还不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专业人才缺乏,需要加大职业健康检测评价、工程防护、诊断救治等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职业安全健康创新班”课程设置上将着重强调应用知识和应用技能,突出实践环节,建立实操能力和学术能力并重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病防治培养紧缺实用的专业人才,助力职业卫生工程高质量推进。同时,以此次签约联合培养本科生为契机,省职防院和安徽理工还将进一步深化在医防融合、医工交叉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推动科教、产教“双融合”,探索“职业健康+工程防护”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宣传部 施培松

审稿:田中良

上一条:校领导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下一条:学校举行刘科特聘教授聘任仪式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