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的核心是育人 | 《安徽青年报》专题报道我校张贺海先进事迹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24-08-02     浏览量:

8月2日,《安徽青年报》以《张贺海:资助的核心是育人》为题专题报道我校张贺海先进事迹。

全文如下:

“喂,您好!这里是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资助热线,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张贺海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2021年以来,他把学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由办公室固定电话更换成自己的手机号码后,也把接听电话时长由工作日8小时时间段延长到24小时全时段,变化的是电话号码和接听时间,不变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初心。

“做学生资助工作已经10年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每件‘小事’我都惦记着。资助不仅是物质帮助这么简单,它的核心仍旧是育人。”张贺海说。

政策宣传进村入户

“老师们快进来喝点水,这么热的天,你们大老远来,我非常感动。”学校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张丽的母亲激动地说。这是张贺海参加家访实践活动的第10个年头,这次作为安徽理工大学赴安庆市家访团的一员,他走访了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市、怀宁县等地19个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通过走访进一步宣传国家和学校相关资助政策,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成长背景、成长经历、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搭建起教师与家长间的良好沟通平台和情感纽带,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今年6月,张贺海比往年更加忙碌了,除了做好日常学生资助工作,他与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体同仁一起精心制作学生资助招生宣讲材料,印制《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并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给每个新生,确保新生入学前就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有全面了解。牵头组织开展学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专项辅导与培训,引导他们利用暑期返乡机会,积极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智慧资助“对症下药”

“临近学期末正当生活费拮据时,早上突然发现饭卡中多了300元。”学生王帅回忆道,“本以为是弄错了,随后收到一条温馨提示,才知道学校给我发了营养餐补助,真的很暖心。”张贺海每学期都会对学生在校就餐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根据“智慧资助”系统推送的名单,逐一摸排核实具体情况,对在校就餐消费比较低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校内资助金进行“悄无声息”的资助。2024年春季学期,学校共为56名学生发放营养餐补助金1.68万元。

此外,他还时刻牵挂着“突发”困难学生,学生突发遭受家庭变故或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他第一时间会向分管领导请示,并立即启动“突发”困难学生摸排机制,建立详细的学生信息档案,并及时进行相关资助。2023~2024学年,学校为“突发”困难的191名学生第一时间发放校内助学金24.3万元。2024年7月,学校为35名家庭受灾学生发放学校临时困难补助金2.23万元。

2021年以来,学校破除以往传统资助采取“一刀切”的家庭经济困难指标分配方式,建立了“智慧资助”系统。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智慧资助”系统同一平台申请,统一标准、同步认定,根据算法模型计算的受助指数,对全校学生进行困难量化排序,推出疑似困难的学生和疑似不困难的学生,结合班级民主评议和线上线下学生情况调查,最终确定是否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困难等级。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系统推送的偏差,张贺海通过参加校内外学生资助调研、家访实践活动等举措,深入查摆偏差成因,“对症下药”不断优化系统的观测点,2023~2024学年,经系统推送的困难生身份和困难等级的精准认定分别达97.81%和90.01%。

守护成长见证蜕变

偶尔可见的农舍点缀着宁静的田野,穿过一条条蜿蜒的田间小路,才终于来到了唐磊的家门前,院门嘎吱作响,老屋瓦片斑驳破旧。“和唐磊的母亲交谈后才知道,唐磊的父亲早年去世,她一人抚养兄弟二人,而唐磊坐在一旁低头不语,眼神闪躲,很内向。”回忆起当初家访学生唐磊的场景,张贺海笑着说道,“我经常找他谈心,帮他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他的成绩也一直很好,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后来唐磊的变化很大,爱运动,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在献血车旁大方主动地跟陌生人聊献血的益处,逢人就笑。看到他就像看到自己孩子成长一样开心”。

像唐磊一样的受助生还有很多。在张贺海看来,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种精神问题。由于经济上的因素,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自卑感,存在交流障碍,影响了学生的信心、心态及对社会的态度。而助学贷款可以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群体。“助学贷款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助学’范畴,学生收获的也不仅仅是贷款。”张贺海说。

(来源:《安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黄慧

上一条:我校教师在相图热力学与合金材料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下一条: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文则俊来校走访看望袁亮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