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合作发展处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加强信息交流为基础、以开展合作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在聚焦校友组织建设、聚力校友企业发展、聚合校友责任担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校友参与学校事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工作呈现出聚人心、连情谊、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规范运行,创新发展,打造组织建设新格局
五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对校友组织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积极引导校友组织健康发展,严格依法管理,规范校友组织的注册登记、经费管理和组织监督。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友参与校友组织和校友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校友组织的诉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直接带动校友组织的功能从“联络联谊”的桥梁转向“共享共赢”的互助平台,由此也激发了校友组织规范运行、创新发展的内生需求。
五年来,校友组织建设持续发力。完成安徽理工大学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修订完成《安徽理工大学校友会章程》,学校地方省市级校友会共计29家,已成立福建、广东、重庆、北京、陕西、上海、贵州、江苏、江西、云南、山西,深圳、厦门、东莞、三明、池州、铜陵、常州、阜阳、徐州、苏州、南京、福州、无锡、杭州、合肥、武汉、宁波、佛山等校友会,正在筹建马鞍山、芜湖、六安、山东、河南、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方校友会,组建15个校友联谊组织,在福建校友会、厦门校友会、合肥校友会、南京校友会、江西校友会、广东校友会等地设立“安理之家”。
联络聚人、提升服务,搭建校友沟通新平台
服务校友一直是校友工作的第一宗旨,近年日益高涨的返校热潮是校园的普遍现象。五年来,系统谋划推动开展秩年校友返校系列活动,协调组织、服务接待重大节假日、班级年级周年聚会等返校校友近20000人次。
五年来,信息交流渠道不断拓展,联络走访机制不断健全。校友会办公室全面推进信息交流渠道建设,组建了校友微信群、QQ群等120余个、升级了“安徽理工大学校友会网站”、创办了“安理校友会”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校友及校友企业动态稿件和推文1000余篇,推送内容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等校友,扩大了校友信息交流的覆盖面,提升了信息交流效率,改善了信息交流效果。五年来,校领导均带队出席地方校友会成立、换届大会、年会,其中包括南京、苏州、徐州、无锡、上海、广州、合肥、武汉、陕西、福州、佛山、云南、山西等地方校友组织活动200余次、走访看望了近万名校友,在合肥、南京、厦门等地举办校友工作研讨会、校友创新创业论坛,隆重召开庆祝建校75周年教育发展论坛暨理事会成立大会,组织举办学校高质量发展合肥校友代表座谈会以及在淮校友代表新春座谈,与校友面对面通报母校发展近况、座谈交流并征求意见建议。坚持把联络走访校友作为假期“三访”工作重要内容,近五年累计聘任1232名应届毕业生担任校友联络员,夯实校友与校友组织“双向奔赴”对接基础,形成了校领导带头、校友办统筹、学院和地方校友会广泛参与的校友联络走访机制。五年来,采集、整理、补充了包含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原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在内的学校不同办学时期的校友基本信息、照片档案等,整理入库校友数据20万余条。为校友办理学历认证、学籍查询、户口迁移、信息核实、招生咨询等服务6000余人次。密切关注、时刻关心校友成长发展,第一时间向取得重大业绩、履新晋升的校友寄送贺电贺信300多人次。
倾情反哺,休戚与共,拓宽人才培养新篇章
校友与母校之间是天然的情感共同体,更是一脉相承的精神共同体。多年来,在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校友的全面关注和鼎力支持。从奖优助困到捐赠发展,从招生就业到双创人才培养,校友们积极引资引智反哺母校,深度参与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双一流”创建,促进母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五年来,校友群体作为学校捐赠发展工作中最稳定的支持力量,延续了校友捐赠的一贯传统,货币资金捐赠成果显著。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现金捐赠2470万元,接受捐物价值2991余万元,其中接受现金捐赠2020年353万元,2021年548万元,2022年309万元,2023年645万元,2024年615万元。矿建78级校友杨和荣捐资1000万元设立“中哲教育基金”,是迄今最大单笔捐赠,同时杨和荣校友还在校园内捐赠安装了一批价值60万元的“智慧座椅”;煤田地质与勘探78级校友彭苏萍院士捐赠价值300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机械制造82级校友沈德才捐资385万元设立“光明奖助学金”;爆破02级张舰校友捐赠450万元设立“化爆逐梦”奖学金;4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与毕业季首次小额捐赠活动。五年来,奖优助困成效逐步凸显。教育发展基金会顺利完成换届、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申报等工作,在社会组织评估中被评定为4A等级,连续3年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累计发放奖助学金等495余万元,受益学子5300余人,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立校友创新创业联盟,募集专项基金200余万元,联盟主席团成员应邀来校指导科技创新竞赛,校友企业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挑战杯”获奖团队注资100万元,助推打通“作品”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五年来,助力毕业生就业行动稳步推进。连续举办五届校友企业专场大型招聘会,来校参会的校友企业、提供的招聘岗位、签约的毕业生持续增长,492家校友企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近2000名毕业生在校友企业成功就业。597余名校友受聘成为学校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等,累计开展各类校友学术报告、创业报告、励志报告等750余场,10多名校友受邀在毕业典礼、新生开学典礼等大型活动现场交流发言,有效发挥了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助力学校事业发展新跨越
学校对校友工作的重视日益加强,校友工作已被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校友在支持母校物力财力、支撑教学科研、共建合作平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五年来,搭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平台。与淮南市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市政府高标准出台“十二条”支持政策,学校制定促进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实施办法,省长期待打造安徽省大学科技园建设典范。校友会积极推动与大学科技园达成战略合作,为校友创业、校友企业在淮设立分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校友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搭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衔接平台。在校友牵线搭桥、全力推动下,与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浙江交工集团、中哲控股集团等10余家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共订培养方案,共担培养经费,共育所需人才,促进人才供需无缝对接。与112家校友企业签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年均承担450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等。搭建校企联合科技创新攻关平台。累计承担200多家校友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0余项,委派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400余名赴校友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为校友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回顾过去五年,全体“安理人”共同书写了校友工作的奋进篇章,第八次党代会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来发展新征程,安徽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再出发的号角已吹响,校友总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新作为新担当,强化服务,汇聚起34万安理人创建“双一流”的磅礴力量,以奋进之笔共同谱写校友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