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安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校友彭苏萍在校本部图书馆北会议室作了题为《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政策》的学术报告。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校友王鹤龄和地球与环境学院领导、教师一同聆听了报告。副校长孟祥瑞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

彭苏萍院士作学术报告(摄影:张雷)
彭苏萍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国内外形势,分析当前煤炭、油气、核能、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等五大能源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推动能源革命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他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实例,从全面推行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节能标准、规模化核电发展、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发展等五个重点领域,研究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革命的推进措施。并结合实际,对“十三五”时期国家推进能源革命的宏观政策以及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在总结阶段,孟祥瑞代表学校对彭院士长期以来心系母校、关心母校、帮助母校的高尚情怀表示感谢,并希望在校与会人员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消化彭院士的报告内容,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深入梳理学院的学科建设思路,细致谋划专业发展目标,踏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仔细查找开展科学研究的切入点和兴奋点,让学院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形势,更具特色、亮点和内涵。
报告会历时两个小时,内容丰富、观念新颖、分析透彻、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针对性,听众一致表示受益匪浅。地球与环境学院张平松教授说:“长期以来,一些年轻教师有时习惯于低头走路,不爱抬头看天,对专业理论研究多,对宏观政策关注得少,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程度不够,在从事教学、科研工程过程中,缺乏全局性、发散式、前瞻性的思维。彭院士的报告,不只是让我们对国家‘十三五’时期能源现状及发展战略和措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还为大家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撰稿、核稿:人才引进与专家工作处 罗柯、王先江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