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 | 土木建筑学院探索“党建+1234”模式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核稿:土木建筑学院 冯定昌 撰稿:土木建筑学院 杨旭东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土木建筑学院      日期:2025-04-22     浏览量:

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在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牵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党建引领,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一体二翼三带四进”育人工作体系,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1234”育人新模式,探索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新格局。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体,推深做实“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探索实施班级“4+2+1”工作法。一是将党员教育与“党团班一体化”相结合,建立“支部推动、班级联动、学生行动”的三级联动体系,推动开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会,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党员团员群体政治坚定性和先进性,学生参与度高,效果良好。二是探索实施班级“4+2+1”工作法。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等,按照“四议”、“两公示”、“一备案”的程序实施,学生零投诉,实施效果良好。

坚持以“党建+科创”“党建+心理”为两翼,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模式。一是整合“党建引领科创育人”平台资源。学院充分依托安徽省“三创”融合协同培育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安徽省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全国大学生KAB 创业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等优势资源平台,开设大学生“三创”融合群体培育试点班,培育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等一批学生典型。二是打造“党建赋能心理育人”创新活动。挖掘校园植物文化开设“园艺疗愈”润心训练营;运用OH卡牌引导同学们开展自我探索的“遇见心自己”心理沙龙;运用“小物件”疗法(想—选—拿—摆—讲—转—收)对学生人生八大课题进行评估和转化;通过谈心谈话总结出“‘两环四步’心理疏导法”,切实提升了学院心理育人实效。

坚持以“三带”为抓手,充分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场景探索育人新方法。一是选树典型,以一带多。选树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表现突出、群众广泛认可的学生党员先进典型,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经验分享会等宣讲活动,引导激励广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搭建载体,以多带众。学生第一党支部创立“倾注”服务社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服务,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服务团曾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全国银奖。三是党建引领团建、班建,以众带全。充分统筹好学生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学生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构建“学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个人”五级网格体系,更加紧密地将师生联系在一起,实现“人在格中管、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联”治理格局,营造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有事我来管”的良好氛围,凝心聚力共筑社区美好家园。

坚持以“四进”为牵引,深化多元力量协同,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一是调研进社区。学院在调研时将听取学生诉求的“关口”前移,利用开学、军训、教学期中检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社区一线,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调研,形成常态化联系机制、诉求响应与指导体系。二是科创进社区。整合学院创客实验室、辅导员工作室、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资源,在学生社区举办科创赋能、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活动。依托学院“大创”项目,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科研育人模式。三是思政进社区。以党建带团建,构建“党建+”育人新体系。建立“1名支部教工党员+1名学生党员+1名特殊群体学生”的扶志、扶智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四是朋辈进社区。开展党员新生结对、学习“身边榜样”“学长学姐一封信”等活动,让党员亮身份、发声音、促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提灯引路。

撰稿:土木建筑学院 杨旭东

核稿:土木建筑学院 冯定昌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袁亮会见Ranjith Pathegama Gamage教授 下一条:我校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六项重要科技奖励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