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融 青春对话:我校学子参加首届“京津皖和·青春和田行”文化交流周活动

核稿:校团委 丁玲玲 撰稿:校团委 陈惠、朱梁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校团委      日期:2025-05-09     浏览量:

4月30日至5月6日,我校6名学子同北京、天津、新疆36所高校200余名青年代表一起,在和田地区参与首届“京津皖和·青春和田行文化交流周”活动。通过“四个一”青春工程——同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共植一片青年治沙林、联办一台民族团结晚会、开展一场文旅创新推介,青年们以文化交融与实践行动铸牢民族团结纽带,激扬扎根西部的青春志向。

“青春和田行”报到现场

红心铸魂:共谱时代奋进华章

活动首日,安理学子走进当地博物馆、主题宣传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发展脉络,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新疆的奋斗历程。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同学们被“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感人故事深深触动,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感动转化为奋进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教育馆

沙海青缘: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正午时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热浪蒸腾,安理学子却早已整齐列队进入和田县沙漠锁边合龙地带作业区。在当地治沙人的指导下,大家分组协作,与其他高校学子共同铺设防沙草方格,栽植耐旱植物。在夜幕下的皮山县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同学们与热情的乡民围绕跃动的篝火,手挽着手,踏着节拍舞动起来,22级电子信息工程王凯峰同学注意到乡民手上厚厚的老茧,忽然感受到——原来治沙人守护绿色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从未间断。这场跨越4600公里的生态实践,不仅为和田地区留下了绿色印记,更在安理青年心中种下了生态文明的火种。

共同铺设防沙草方格

栽种耐旱植物

美美与共: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在和田影剧院,同学们参与了“青春聚和·燃动玉都”五四联欢会,与各高校青年共度难忘之夜,安理学子手持校旗与其他高校共组旗阵,齐声高唱《相亲相爱》,将所有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活动中,许多当地青年主动与我校学子交流安徽文化和安理特色,从皖南山水到淮河风情,从实验室里的科技攻关到校园社团的精彩活动,友谊的种子在此刻播撒,场面温馨热烈。

“青春聚和·燃动玉都”五四联欢会旗阵

“青春聚和·燃动玉都”五四联欢会现场合影

和田新语:共话玉都文旅蓝图

在文化探访过程中,走访了藏桂乡瓜蒌种植基地,我校202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校友徐灿向同学们介绍:昔日的荒漠戈壁,如今布满整齐的瓜蒌架,实现了戈壁变良田的奇迹。期间,同学们在活动中还深入体验了艾德莱斯绸非遗工艺、约特干古城民俗风情等。他们化身“和田文旅推介官”,用镜头记录下大漠孤烟的壮美,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让艾德莱斯绸的绚丽、瓜蒌产业的兴旺、维吾尔族美食的诱惑,化作一串串数字代码,传递到更广阔的天地。

介绍手工羊毛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样式

民俗文化体验

用脚步丈量边疆热土,以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一周的行程让安理学子们深刻领略到了和田大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潜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校团委 陈惠、朱梁

核稿:校团委 丁玲玲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袁亮受邀出席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下一条:学校召开妇女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