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0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合肥工业大学举行。我校取得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我校参加该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颁奖现场(供图:主办方提供)
本次竞赛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联合承办。竞赛设置了八个分赛区、三类主题和十三个赛道,吸引了全国243家单位报名参赛。国赛共收到各分赛区推荐的参赛作品801件,参赛师生约5600人。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能力培养,此次我校共有3支队伍参赛。在决赛的作品展示环节,参赛队伍凭借清晰的思路和专业的介绍,与众多“双一流”高校展开交流互鉴,启迪智慧,赢得评委高度认可。其中,由李平教授指导、曹振东等同学聚焦“双碳”战略和能源清洁利用完成的《磁场式燃烧—DBD等离子体》作品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也是学校首次荣获该赛事全国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高电压与等离子体科技创新竞赛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起并主办的第一个学科竞赛,始终秉持“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紧密对接国家和行业需求,聚焦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前沿,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自2021年第一届赛事以来,国赛累计参赛单位765家、作品2341件、学生超过1.5万人,赛事规模逐年扩大,影响力持续攀升,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