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校友院士以学术讲座献礼母校80华诞

核稿:科研部 马衍坤 撰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张学军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日期:2025-10-05     浏览量:

10月5日,在学校建校80华诞之际,陈鲸、卢秉恒、彭苏萍和陈湘生四位校友院士荣归母校,以精彩学术讲座献礼母校、祝福母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致欢迎辞。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平松、赵光明、徐良骥分别主持四场学术讲座。

袁亮致辞

袁亮向四位校友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四位院士校友均以其在各自领域的重大成就,生动诠释了“何为安理人”的责任担当,四位院士的卓越成就足以证明安徽理工大学是一个能够培养栋梁之材、造就行业大师的学术摇篮,更是一所薪火相传、底蕴深厚,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一流大学。他殷切希望在座师生认真聆听、深度思考,在优秀校友榜样的启迪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共同书写“双一流”创建新征程上崭新的安理篇章。

陈鲸院士作讲座

陈鲸院士作《我的学习与工作人生——追寻我的青春梦和行》报告,深情回顾了自己“与共和国共成长”70年学习与科研历程。结合自身“专题技术打基础”到“系统工程勤磨炼”的实践经历,勉励青年学子以好奇心与执着追求为动力,在学习与实践中锤炼创新能力,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卢秉恒院士作讲座

卢秉恒院士作《3D打印驱动创新》报告,回顾了我国3D打印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艰辛历程。他指出,面对国外技术封锁,团队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攻克核心算法与设备集成难题,才让我国3D打印技术迈出自主化第一步,这段经历也成为他此后数十年深耕高端制造领域的精神底色。

彭苏萍院士作讲座

彭苏萍院士带来《中国煤矿安全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系统》专题讲座,他深入剖析当前地质保障领域的技术瓶颈,介绍了我国在“矿井地质构造高分辨率地震成像与反演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提出矿井地质透明化是未来发展方向,需构建煤矿智能开采的地质保障平台,为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陈湘生院士作讲座

陈湘生院士以《工程师做的那点事》为题,分享自己三段跨越40余年的科研奋斗史,提出“数智土木工程”的创新理念,倡导以数字技术、智能感知赋能传统工科,构建“类人建筑结构”实现工程自感知、自决策、自恢复,为青年工程师践行“创造从未有过的世界”提供方向指引。

此次四位院士校友重返母校作学术讲座,是学校建校80周年的重要学术活动,也是学校传承“重实践、求创新”办学传统的生动体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此次院士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凝聚海内外校友力量,在“双一流”创建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讲座现场(摄影:融媒体中心)

学校科研部及相关学院4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学术讲座。

撰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张学军

核稿:科研部 马衍坤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淮南市政府与安徽理工大学校友代表座谈会隆重举行 下一条:机电工程学院召开校友会成立大会暨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