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在校党委办公楼召开。专家组组长、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院士,专家组成员泰州学院校长冯锋、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安阳、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春江、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高峰、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丁亚红、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郑啸、合肥大学副校长王晓峰及秘书组成员出席会议。安徽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昌华、高教处处长蒋正飞到会指导。校党委书记郭永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等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潘一山主持。

会议现场

潘一山反馈审核评估总体情况
潘一山代表专家组交流了审核评估总体情况,他表示,通过线上评估和入校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安徽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领导班子情怀深挚、担当奋进,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学校在探索地方行业高校特色发展路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在五个方面形成了显著亮点。一是“三有三进三到”育人体系彰显新成效。学校紧扣本科教学质量主线,践行“三有”理念凝聚共识,以“三进”模式贯通机制,以“三到”导向塑造价值,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二是高水平科研平台反哺教学开辟新路径。学校瞄准“双一流”目标,依托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专业优化与智能化改造,构建“双全重引领、四链融合”专业建设模式,走出地方行业高校跨越发展新路。三是院士引领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新格局。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挥院士引领作用,构建教师成长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青年教师培养,形成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新格局。四是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新使命。学校立足江淮、胸怀国之大者,围绕“四个面向”,聚焦能源安全与行业关键技术,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行业创新。五是文化浸润的全场景育人生态形成新范式。学校系统构建红色、传统与社区文化育人体系,打造多元协同的全场景育人生态,常态化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与文化嘉年华,形成本校特色文化育人品牌。专家组认为,安徽理工大学走出了一条地方行业高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奋发自强的“安理大现象”,为同类高校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专家组重点围绕思政教育体系与大思政格局夯实、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生学术素养与国际视野拓展、教学资源均衡分配与师资结构优化、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与督导机制强化等方面,对学校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希望通过本次评估,安徽理工大学能进一步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在加速进军“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征程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冯锋讲话

郑安阳讲话

刘春江讲话

高峰讲话

丁亚红讲话

郑啸讲话

王晓峰讲话
专家组成员结合各自负责的考察指标,就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培养过程优化、教学资源保障、教育成效达成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张昌华讲话
张昌华代表省教育厅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审核评估正值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期,对安徽理工大学这所拥有80年办学历史、正处于创建“双一流”战略关键期的高校而言,意义重大。他希望学校以此次评估为契机,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坚守初心使命上达到新高度;二是聚焦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聚焦问题整改与长效机制,在做好评估“后半篇文章”上务求新实效。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郭永存出席意见交流会

袁亮作表态发言
袁亮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对专家组的高度负责和省教育厅的长期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学校完全接受、全面认领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将从三个方面抓好整改落实: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牢立德树人“定盘星”;二是坚持问题清零,打响整改提升“攻坚战”;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内涵发展“强引擎”。学校将以此次评估为新的起点,加速进军“双一流”建设行列,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创新发展中彰显更大担当。

现场考察(摄影:施培松)
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于10月9日正式启动,15位评估专家通过线上审读报告、调阅教学档案材料、听课看课、访谈座谈等方式,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检视。11月3日起,专家组9位成员深入学校开展了为期2天半的入校考察,为学校精准把脉、指明方向,对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以及学校“双一流”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党政办和教务处工作人员及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