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在中南大学举办。我校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张洁、圣宗强指导的《拉伸法-测钢丝的杨氏模量》(参赛学生:叶梦璐、周遥)荣获一等奖,符青山、杨亚铃指导的《光电协奏——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参赛学生:何皓文、张思佳、严诚慧、林海涯、孔令浩)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师生扎实的学科功底与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

比赛团队(大会提供)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唯一物理类赛事。本届竞赛初赛阶段共吸引了来自全国722所高校的3260支队伍、约19000名选手报名参与。经过严格选拔,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331所高校的750支队伍成功晋级全国决赛。
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指导教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参赛团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反复的实验操作和模拟演练。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学生创新能力与全面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果彰显,充分反映了我校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建设方面的扎实进展,以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机制的有效落实。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持续探究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激励学子锤炼技能、展现才华,力争达到更高目标,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