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三个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联合专家组现场考查

核稿:教务处 刘令云 撰稿:教务处 刘春福、邓海顺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教务处      日期:2025-11-25     浏览量:

11月23日至25日,受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派,以燕山大学金淼教授为联合专家组长,河海大学陈元芳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宋恭华教授、西安工业大学李静教授分别为组长,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陈楚为观摩专家,以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吴时强二级正高级工程师、大连理工大学汪晴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林海教授为专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牛存稳正高级工程师、华北电力大学彭杨教授、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崔志红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马天宝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周德云二级教授为见习专家的联合考查专家组,对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制药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三个专业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联合现场考查。校党委书记郭永存,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先江、张平松参加了专家组见面会与专家组意见反馈会。

联合专家组组长金淼讲话

24日上午,现场考查专家组见面会在校党委办公楼一楼会议室举行。金淼介绍了专家组全体成员,明确了此次现场考查的目的、核心内容及工作要求,专家组成员依据各专业自评报告,就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支持条件等关键问题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质询,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了解答说明。随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制药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三个专业负责人依次汇报了补充报告,三个专家组分别向学院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和相关教师进行了求证。

郭永存讲话

郭永存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三个认证专业的建设特色,并代表学校郑重表态:一是全力配合,确保认证工作顺畅高效;二是虚心学习,珍惜专家指导的宝贵机会;三是以评促建,推动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他强调,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业报国、能源兴国”的初心使命,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牢固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家组现场考查

考查期间,专家组严格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过实地走访、资料调阅、座谈访谈等多种形式,对三个专业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现场评估。专家组实地考查了基础实验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图书馆,以及三个专业的专业实验室等教学设施,详细查看了实验条件、设备运行及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系统调阅了近三年的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档案、教学管理文件等资料;分别与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各年级在校生、毕业生代表及用人单位代表进行了多场深度访谈与座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准把脉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专家组长反馈意见

25日下午,现场考查专家组意见反馈会在党委办公楼一楼会议室召开。联合专家组组长金淼教授主持反馈会,各专业专家组组长及成员依据认证标准,紧扣“主线”和“底线”要求,依次反馈了现场考查意见。各专家组对我校三个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成效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具体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袁亮作表态发言(摄影:施培松 任磊 周佳民)

袁亮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指出,专家组的反馈意见精准深刻、切中要害,为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筑牢工程教育“根与魂”,深化“三有三进三到”育人理念;二是聚焦问题整改,打好专业建设“攻坚战”,建立清单、闭环管理、精准发力;三是突出实践导向,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四是深化内涵发展,打造产教融合服务“新高地”,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提升专业建设适配度。他表示,学校将全面吸纳专家意见,坚决推动整改落实,并以此次认证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此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联合现场考查,既是对学校相关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契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公共基础课程所在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化工与爆破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撰稿:教务处 刘春福、邓海顺

核稿:教务处 刘令云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安徽新闻联播 | 庆祝安徽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梁言顺作出批示 下一条:郑州警察学院来校交流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