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月27日晚,学校在北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中华情”端午经典诗词诵读会。校长郭永存、副校长叶醒狮,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校团委、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与500余名师生一起观看了整场演出。

郭永存、叶醒狮等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

宛莹莹同学诵读宋词《贺新郎·甲子端午》

大学生艺术团咏唱《菊花台》(摄影:朱文斌)
本次诵读会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为主线,共分为“汨罗殇”、“菖蒲香”、“屈魂颂”三个篇章。在庄严悠扬、古韵古香的器乐声中,40名身着汉服的学生演员从舞台两侧揖礼而出,齐声诵读《离骚》节选,一开场便激发了全场观众心中的家国情怀。随后,演员们依次诵读了舒頔的《小重山·端午》、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刘禹锡的《竞渡曲》、欧阳修的《渔家傲·端午》、苏轼的《端午游遍诸寺得禅字》等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词以及余潇雨的《端午节的情思》、王祯辅的《菖蒲·雄黄艾、龙舟》、老舍的《七律·端午》等近现代作家的新体诗、散文诗。他们时而声音洪亮、激情澎湃,时而肃穆庄严、以诗言志,时而缠绵悱恻、语短情长,完美诠释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端午节历史和传统文化内涵,博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作为校第十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学校共青团系统“两学一做一行”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诵读会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国学类社团鸿烈学社承办,从前期筹备、诗词选排、情景设计到正式演出共历时近三个月,是近年来学校开展的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思想内涵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即将搬迁新校区之际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有效增强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强国使命感。
(撰稿、核稿:校团委 郑江、彭晶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