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报道: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之二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6-06-15     浏览量:

    “专业+创新创业”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实施“专业+创新创业”模式,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学校立足专业实际,突出专业特点,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标准、方法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融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特色+创新创业品牌活动。由学校创新学院牵头,要求每个学院、每个专业根据各自特点,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放眼校内外资源平台,通过自行开发、牵头参赛、承办参与等多种形式,每个学院至少打造一项创新创业竞赛品牌活动,经过多年的积累打造,目前校级品牌活动已有40余项。

    专业实践+四个层次教学体系。创新创业知识认知实践层次,采取课程和基础课程实验及认识实习的形式展开,主要通过开设创业素质测试、职业生涯规划等实验项目对学生创新创业天赋予以评测,并通过基础课程实验及认识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创新创业素质养成实践层次,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实践训练项目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层次,借助于创业实训软件,进行创业全程的仿真模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创业各阶段工作的模拟运作,使学生掌握创业基本技能;创新创业实践操作层次,使学生通过注册公司,开展实际生产管理运作等系列活动,真实运作企业,全面实现创业的实际运营。形成了理论认知→素质形成→综合能力模拟→实际运营操作的层层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改革+教学考核评价办法。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方式改革,采用研究性、讨论式、案例教学、项目与实务导向性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基于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创业灵感突破。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学生自主获得与专业相符合的成果如申请的专利、发表的论文、学科竞赛获奖等记入学分,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给予优先推荐。

    在“专业+创新创业”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的优秀学生。祝云辉、祝二辉兄弟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化学工程学院祝云辉、祝二辉“专利兄弟”从2011年开始,兄弟俩已经获得了《新型延期雷管》等4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不仅有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更有难度最大的发明专利。


拥有40多项专利的祝云辉(化学工程学院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2013届毕业生)、祝二辉(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专利兄弟”正在研究新发明

撰稿、核稿:就业处 王新林、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吴照明) 

上一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报道: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之三 下一条:校领导到新校区检查指导育苗等工作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