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举行专委会换届及工作会议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7-11-29     浏览量:

    11月24日,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及专委会第八届一次会议在淮南新锦江大酒店举行。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峰研究员出席会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50余位委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袁亮院士主持会议。

会场

袁亮院士主持会议

    会上,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秘书长赵志根教授作了第七届专委会工作报告,对2012至2016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刘峰宣读了中国煤炭学会“关于对第八届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文件,介绍了第八届专委会的人员组成。同时介绍了煤炭学会专委会工作的相关情况,传达学会相关会议精神,并要求新一届专委会发挥好平台作用,在袁亮院士的带领下,共谋煤炭开采事业新发展,开启新征程;围绕着新时代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理念,努力奋斗,实现新的煤炭开采梦。

刘峰讲话(摄影:会务组提供)

    讨论会中,广大委员围绕矿井地质专委会35年来的发展历程、矿井地质的内涵与外延、矿井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矿井地质工作培训、专委会委员作用发挥、矿井地质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与深入交流。大家表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层及伴生资源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在加剧,这对地质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发挥好专委会的组织引领作用,聚焦问题,汇集人才,构筑团队,勇于创新,全面提升矿井地质工作的服务能力,助力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与深度洁净利用。

    袁亮院士为到会委员颁发了第八届专委会委员聘书,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矿井地质工作是一项基础和保障性工作,在未来矿山安全、高效、绿色生产中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矿井地质工作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除了技术工作外,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技术传承、方法创新等方面做好工作,鼓励更多的高校青年学者、科研院所技术员,积极创新,勇于实践,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各类难题。要求生产单位更要重视矿井地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和交流,把好日常生产关。通过协同创新,构筑透明矿山,逐步形成在矿井地质、矿山安全、资源综合洁净利用等多方面一体化的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效率,发挥其价值。

    新组成的第八届委员会由袁亮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彭苏萍院士担任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原副校长秦勇教授、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副院长张群研究员、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杨俊哲教授级高工、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黄乃斌教授级高工、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副总洪益清教授级高工、安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章云根教授级高工等6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张平松教授担任秘书长。来自全国地勘、煤炭行业系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55位专家组成了第八届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

 

(撰稿、核稿:地环学院褚程程、杨柳荫,胡友彪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上一条:副校长董雨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 下一条:学校举行院士等专家教授特邀学术报告会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