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应学校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文清研究员在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科学认识大气污染,共同创建美丽中国》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主持报告会。电信、地环等学院的相关专业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聆听了报告会。

会场(摄影:闫鹏程)
刘文清院士针对大气污染挑战这一问题,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协调程度,以及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回顾了中国已走过的经济发展过程,指出了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介绍了环境监测高技术,并从大气成分吸收光谱、多组分定量解析算法、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水体中物质光吸收光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最后,刘文清院士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的重点,指出了环境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对学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胜任力的要求。
袁亮院士作了总结讲话。他表示,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引领着我国大气环境行业的发展,针对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弥补了原有技术的空白,对国家的环境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双方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上有进一步的合作。
刘文清,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研究,成功将光谱学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开拓了中国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新领域,发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新方法,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并实现产业化,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环境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发挥了带动作用。通过系统集成了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技术,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开展大气污染外场监测示范应用,弥补传统地面监测数据在监测手段和监测范围的不足,为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的形成、演变和输送过程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于长期的空气质量管理,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的环境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已获8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7、2011、2015),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2012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撰稿、核稿:电信学院 闫鹏程、周孟然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