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在主管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术出版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甘于“为他人做嫁衣”,一心一意做好服务工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紧跟新时期出版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编校质量与印刷质量,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保质保量完成学报两刊以及《矿业科学技术》的编校与出版工作
圆满完成期刊出版工作。学术出版中心负责出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矿业科学技术》三种杂志。学报社科版每年出版6期,年处理来稿约500篇,刊登稿件约130篇;学报自然版2016年更改为双月刊,年处理稿件600余篇,刊登稿件月110篇;《矿业科学技术》年出版4期,年处理稿件约400篇,刊登稿件约100篇;2014-2019年6月学术出版中心共计出版81期杂志,其中学报自然版出版32期(29期正刊,3期增刊),学报社科版出版33期,矿业科学技术出版16期(2018年停办)。
利用自身工作优势,积极发挥服务职能。5年来,学术出版中心积极响应学校“双一流高校”创建要求,在努力做好自身学术出版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工作优势,努力为校内外有关单位做好服务工作。协助校土木与建筑学院出版2014年安徽省煤炭学会矿山建设委员会六届二次学术论文集(学报自然版2014年增刊),刊登学术论文103篇;协助校地球与环境学院出版2017年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年学报自然版增刊),刊登学术论文36篇;受安徽省煤炭学会委托,出版华东七省煤炭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2018年学报自然版增刊),刊登学术论文65篇。协助校团委、校工会、学生处、就业处、党委宣传部统战部、社科处、组织部等处室以及人文学院等有关学院完成各种类型征文活动数千篇论文学术不端检索工作。
学报单月25日出版,《矿业科学技术》季末出刊,为保证期刊正常出版,编辑部人员从初审、外审、排版校对到核红、送印,整个流程全权负责,全体编辑甘于奉献、任劳任怨、勤恳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出版任务。多年来在省局质量检测中差错率一直较低,且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错误。
二、廉洁办刊,严守办刊宗旨,积极践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学术出版中心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按照校党委、校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日常工作中,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大大增强了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
学术出版中心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法令,认真执行出版规定,深入贯彻党的科技工作路线,执行党的“双百”方针,以反映我校教学及科研成果为主要目的,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繁荣,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坚持办刊宗旨,坚持依法办刊,坚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在全体办公会会上讨论通过。积极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发生一例违纪现象。
三、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信息技术下,学术期刊的工作岗位对编辑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对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现有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的更新换代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学术出版中心每年都积极组织安排编辑人员参加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安徽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行业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努力提高人员自身素质;同时,大力支持与鼓励编辑人员进行编辑理论与专业理论研究,支持所有员工有余力情况下积极申报、参与各项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5年来学术出版中心人员参与省级、校级课题多项,每人每年都有学术论文发表。一名编辑通过了编审职称评定,2名编辑通过了副编审职称评定,1名编辑顺利通过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考试,新引进硕士研究生1名;同时,聘请兼职排版人员1名,兼职英文编辑2名。
四、制定有效措施,稳步提升稿源质量
受政策导向和评价标准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高校稿源外流现象比较严重。为应对这种情况,借鉴优秀期刊办刊经验,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约稿暂行规定》。优稿优酬并优先发表,以此来吸引高质量的稿源。同时,制定了《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用稿制度》《严把学术论文质量关,惩治和预防学术腐败的若干规定》,严把稿件入库关。坚决执行优先发表国家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产文的原则。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学报稿源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五、加强内部管控,努力提高学报的编校质量
学术出版中心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的编校质量,坚守编校质量是学术期刊质量和生命线的原则,制定了相关制度,努力提高办刊水平。为提高学报编校质量,在行业原有“三审三校”制度基础上,增加编校互校环节进行四校,严格控制出错率,提高了稿件的编校质量。封面与版式设计、开本与页码设置、印刷与装订均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无违法违规现象。为提高工作效率,设置了“稿件处理时间节点”,加快了稿件的流转,提高了出版效率。同时,学报自科版2019年起全本实行彩色印刷,不仅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同时也更有利于学术论文学术价值的有效展示。
六、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付出终有回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两刊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注重创新”的办刊宗旨,踏踏实实组稿,兢兢业业编校,稿件学术质量与编校质量一直稳步提升,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期刊与编辑人员均收获较好成绩。
学报社科版2014年在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的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奖; 社科版编辑部2015年与2017年在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联络中心组织的评优活动中,分别荣获“优秀编辑部”荣誉称号。
学报自然版2016年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的评优活动中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7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学术期刊质量检测活动中获得“优秀”奖。编辑人员也分别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奖”“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奖”“安徽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奖”“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奖”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奖”等。
(撰稿、核稿:学术出版中心 吴晓红 胡友彪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