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顾晓英教授来校作“课程思政”专题报告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7-07-14     

713下午,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项链模式”教法创始人、“大国方略”课程策划人和主讲教师顾晓英教授,应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在崇智楼413会议室作了题为“从‘大国方略’到‘时代音画’ 转身课程思政 实现协同育人”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副院长孙功主持。

顾晓英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孤岛”现象切入,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详细介绍了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等四门“大国系列”课程的建设历程、课程目标、教学团队和教学方式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联系。她强调,教学要立足育人高度,开发好课程,设计好课程,实施好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要紧扣“四个正确认识”,力求打造通识教育品牌课,实现“思政课程”的延展与渗透。只有依托学科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在互动环节,顾晓英与大家分享了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特色化“精英团队”教学模式、网上课程建设情况、新闻媒体报刊平台对“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的积极作用等经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处处长、省级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谢振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其清及思政课骨干教师、学生政治辅导员等参加报告会。

(撰稿、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戚琳 徐其清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上一条:我校学子在2017年“霞山会” 杯日语演讲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