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学院胡劲松博士在传感类一区期刊发表论文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8-12-29     

    近日,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胡劲松博士在功能配合物荧光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选用含氨基活性位点的多羧酸配体与金属镁通过配位自组装方法制备出高稳定(温度和pH值)的荧光MOFs,测试表明该材料对硝基化合物TNT和重金属Cr3+具有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检测限为20和2.5 ppb,是目前为止选择性和灵敏度位于最高行列的荧光MOFs材料。机理探究表明孔道中氨基活性位点可以有效的阻止酚类硝基化合物的干扰,提高对TNT检测的选择性,进而影响配体到分析物间的能量传递,导致荧光猝灭。下一步课题组准备将该荧光材料器件化制备成薄膜,用于检测溶液中的硝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传感类TOP期刊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发表(SCI工程技术类一区)。郑明东教授(博后合作导师)和胡劲松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董圣菊为论文的完成做了重要的工作。本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71004)和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5)的资助。


(撰稿、核稿:化工学院 杨忠连、邢宏龙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上一条:元旦慰问,情暖留学生——数大学院领导慰问学院留学生 下一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展安全大检查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