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建设智能采矿专业,适应煤矿智能化发展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机制,提高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水平,3月30日,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向阳带领师生前往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开展校企合作。
杨柳煤矿矿长刘少权等企业领导热情接待了学院师生一行。交流座谈会上,刘少权介绍了杨柳煤矿智能矿井的建设情况,目前杨柳煤矿已经完成了矿智能化工作面的安装调试如煤机跟机自动化、设备姿态、数据采集传输、各类保护,并实现了一键启停、部分设备的无人值守、乳化液的自动配比和远程控制。
张向阳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这次学习交流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希望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向矿上前辈们学习。会后,张向阳、刘少权代表双方签署了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杨柳煤矿实习基地协议,并聘请杨柳煤矿矿长刘少权、副矿长张敏和生产技术部部长赵士虎作为安徽理工大学智能采矿专业兼职教师。

杨柳煤矿交流座谈会现场
座谈交流后,矿业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参观了杨柳煤矿井下智能生产现场和现代化调度指挥中心,全面了解了智能设备运行和管理情况。

杨柳煤矿升井后合影留念(摄影:由企业提供)
今后,矿业工程学院将积极谋划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与智能化矿井的紧密交流与合作,派遣师生到智能化矿井及相关企业学习锻炼,融合学校和相关高校、企业、行业资源,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共同促进智能采矿工程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
(撰稿、核稿:矿业学院 胡学龙、张向阳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