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广度”“深度”“温度”和“效度”,自11月上旬起,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导师陆续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们亲密接触。
导师们向同学们娓娓道来自己的求学之路、工作经历以及人生感悟,并亲切地走到同学们中间,逐个询问他们的姓名、家庭情况和未来规划等。同学们反响热烈,热情地和导师们介绍家乡美食、风俗文化、兴趣爱好、人生理想,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交流现场(摄影:周美霞)
对同学们初入大学的迷茫、困惑,导师们逐一解答。对于“大学生活怎么过”,导师们提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青年时光要树立为国、为家的远大理想,踏踏实实走稳每一步”的希望;对“集体生活怎么过”,导师们讲到“同学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监督,自身发展方面要修身、修德、修为”的方法;对“当下时光怎么学”,导师们给出“要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发展兴趣爱好,增强自身硬实力”的建议。
导师们用身边事、自身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人生目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很好地涵养了学生对党和国家、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同学们在导师们的正向激励下,也更好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本领。
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密切与班级导师联系,更好发挥班级导师在合力育人、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撰稿、核稿:机械学院 周美霞、张岚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