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子乡约 “青”心乡伴——材料学院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核稿:陈向君 撰稿:材料学院 曹梦媛 审稿:董坤
资料来源:材料学院      日期:2023-07-1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关心乡村老人、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7月6日至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赴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新华村,开展以“扶智又扶志,青春新献礼”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乡村振兴步伐,助力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淬炼青春。

实践团成员赴新华村

携手“童”行,向阳而生

开设阳光课堂,让安全教育“活”起来。7月6日上午,实践团到达新华村居委会,围绕“预防溺水”“谨防诈骗”主题开展了相关知识普及活动。实践队员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让小朋友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并以真实案例向小朋友们普及溺水的正确自救方式,有效提高了小朋友的生命安全意识,筑牢防溺水屏障;队员通过“反诈防骗,青春同行”主题课堂,介绍新型电信诈骗的危害,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各种方式,切实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反诈骗意识,多策并举,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开展防溺水、防诈骗课堂

搭建阳光舞台,让劳动教育“潮”起来。当天下午,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生活和劳动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手工的魅力,实践团开展了“安新菜园”diy活动。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在菜园里搜集木枝、树叶等材料,并以此为素材制作手工作品。孩子们大胆设计、巧妙构思,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

小朋友们在制作手工作品

培育阳光心灵,让美育课堂“亮”起来。7月7日上午,实践团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刮画课。实践团成员以乡村振兴为课题,与小朋友们交流对家乡的了解和期待,启发他们以绘画的形式真诚表达自我,用线条勾勒童心梦想,用色彩描绘乡村振兴新风貌。通过支教绘画课堂,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艺术的启迪和熏陶,文化艺术氛围溢满课堂的同时也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植入他们的内心,撒下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点点星光。

温暖迟暮,爱驻夕阳

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7月7日下午,实践团探访新华村老人,深入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的所需、所感、所想,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和真切的关怀,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随后,实践团走进安新菜园,拜访辛苦劳作的爷爷奶奶,为他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爷爷奶奶们说,菜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爷爷奶奶们也表达了对团队成员的美好祝愿。

听心声、做实事,实践团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会继续投身老人群体服务行动,为老人群体提供关心和支持,真正做到以实事践初心,以服务暖人心。

活力新村,青春接力

朝夕美好,青春蓄能。从旧貌到新颜,新华村从实际出发,立足地理优势,在安全生产、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一老一小”,让老人享受更健康、更幸福的晚年,让少年儿童拥有更安全、更幸福的童年,极大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成员们看到了充满乐趣的菜园,看到人们脸上挂满的微笑,深刻领悟到正因为有了情系乡村的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才大大改善了乡村养老和育幼的现状,绘就出“夕阳美、朝阳红”的幸福画卷。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以“用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思想追求,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蓄青春动能。

实践团走访调研安新菜园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深入一线,切身体会“懂得乡村,才能振兴乡村”的真正含义,深刻领悟学校开展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实践团队长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乡村发展奉献我们的热情和力量,以实践之力奏响材料学子强音,展示材料学子的风采。我们将永远走在志愿服务的大道上!

撰稿:材料学院 曹梦媛

核稿:陈向君

编辑:宣传部 陈颖

审稿:董坤

上一条:青春“乡”约 红色研学——材料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青春告白·红色大湾:材料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