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凝釉色,新日映风华——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赴界首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核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郑孝莲 撰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方基宇 何皓文 审稿:李长虹
资料来源: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日期:2024-07-0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文化自信新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7月5日到7月7日,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校级团队,赴往界首市多地实地调研,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刀马英雄刻在陶,釉上流光留在心

界首市彩陶烧制技艺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也称三彩刻花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刻花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5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参观界首市刀马人彩陶艺术馆,有幸采访了彩陶非遗传承代表人物——卢群山大师。在卢群山大师讲解下,了解刀马人彩陶的发展历史以及制陶技艺,感受界首彩陶的传承、坚持、发展和弘扬。实践团在卢群山刀马人彩陶艺术馆举行了“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民风民俗烧成陶,人间烟气如画卷

7月6日上午,实践团走进界首市彩陶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中国著名雕塑大师闫玉敏老师大量彩陶作品,闫玉敏将学院派艺术和界首彩陶独特的烧制技艺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民间烟火气的精美雕塑作品。实践团在造陶工作室,详细了解彩陶的制作过程,感受彩陶的匠心与艺术。

实践团参观界首市彩陶博物馆

邢淑芹老师介绍雕塑大师闫玉敏

探秘彩陶历史,体验人文底蕴

7月6日下午,实践团来到界首市文化活动中心。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了解到界首市彩陶起源于隋朝,三彩风格受影响于唐三彩,刻画内容受影响于明清时期的戏曲,发展在七八十年代最为鼎盛。现在彩陶不拘于过去实用型家具风格,发展出多样化的风格。队员们纷纷赞叹界首彩陶活力之强。

界首市文化活动中心彩陶实拍

文化自信铸底蕴,彩陶文化进校园

7月6日下午,实践团来到界首市第一中学展示实践活动内容与成果,宣扬界首彩陶文化。活动中,实践团将实物展品与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融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对彩陶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有效激发了他们对本土彩陶艺术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讲解环节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了调查问卷,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彩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还让他们在为这份悠久历史感到自豪的同时,纷纷提出宝贵建议,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活动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年轻一代中继续传承与发扬。

实践团赴界首一中宣讲彩陶

实践团与学生合影(摄影:王锐甲 方基宇 江天宏 宋瑞

7月7日上午,实践团赴“十三窑”旧址调研。界首彩陶技艺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界首市颍河南岸的13个村,因每个村的村民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名均以“陶窑”为名,因此有“十三窑”之说。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探寻之旅,更是一次青春奋斗实践。实践团亲眼见证了界首彩陶从泥土到艺术品的华丽蜕变,深刻体会到了彩陶制作背后的匠人精神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有责任和义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撰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方基宇 何皓文

核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郑孝莲

编辑:宣传部 夏雅凤、郭会霞

审稿:李长虹

上一条:保护非遗传承,赓续历史文脉——力物学院实践团队走进“琉璃之乡”淄博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