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艺”起快乐成长——机电学院志愿服务团队赴凤台、蚌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核稿:机电工程学院 唐克 撰稿:机电工程学院 李丹 审稿:李长虹
资料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日期:2024-07-12     

为增强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在少年儿童心中埋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7月8日至10日,机电工程学院“绿野堂开”志愿服务团队赴凤台、蚌埠两地开展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系列活动,将花鼓灯这一传统艺术播撒进少年儿童的心田。

花鼓灯艺术交流

为深入体验花鼓灯艺术之美,志愿服务团队与凤台县图书馆联合开展了花鼓灯艺术交流。交流会上,安徽省花鼓灯传承人李琴老师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表演经验,为志愿者们讲述了花鼓灯的历史变迁和表演形式,并以凤台县和蚌埠市的花鼓灯传承人陈敬芝、冯国佩、郑九如为例,解析了两地花鼓灯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差异。会后,团队有幸对李琴老师进行专访,她介绍了花鼓灯的传播现状,也为志愿者们展示了花鼓灯的典型动作“三掉弯”、“风摆柳”、“碎步”等,李琴老师倡导当代青年积极传播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文化,珍视传承和发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

花鼓灯艺术交流会

志愿者采访安徽省花鼓灯传承人李琴老师

花鼓灯进课堂

志愿者们以花鼓灯为源头,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互动环节,分别从花鼓灯的历史渊源、发展变化、角色分工、舞蹈构成、表演道具和技巧等方面向凤台县肖集村的小学生们展示了花鼓灯艺术。课堂中,小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上台展示,在欢声笑语中认识到了花鼓灯这一传统艺术的基本知识,体验到了花鼓灯的艺术表演形式,领略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作为花鼓灯起源地及传承地之一的家乡感到无比自豪。

志愿者教小学生花鼓灯基本动作

花鼓灯创新

志愿者们基于传统花鼓灯特色,将花鼓灯这一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融合编排歌舞节目,共同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节目中花鼓灯韵律与啦啦操的融合、与吉他表演的融合以及与流行歌曲的融合等,饱含花鼓灯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尽展现代感。同时,志愿者和小学生们还各自带来了歌曲串烧、架子鼓、拉丁舞、街舞等表演,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增强了对艺术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花鼓灯表演

花鼓灯与啦啦操融合

演出合影

花鼓灯照亮星光路

志愿服务团队来到花鼓灯传承地之一的蚌埠,在小凡星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为一群特殊的儿童带来了花鼓灯艺术。志愿者们向这些特殊的儿童展示了花鼓灯表演中的道具“扇”、“巾”,他们用触摸的方式与传统文化进行无声的交流。接着,志愿者们用自己精心制作的花鼓灯主题拼图,引导他们拿起画笔在拼图上涂抹颜色,随着一幅幅拼图被慢慢填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最后,志愿者和特殊儿童们一起拼接拼图,每一片拼图的归位,都是一次心灵的契合,也是一次美的共同创造。

志愿者与特殊儿童合拼拼图

此外,志愿服务团队还在凤台县肖集村建立了“安徽理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肖集村党总支书记表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立后,村里将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相信安徽理工大学的加入一定会助力肖集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人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与担当,让花鼓灯这一传统的艺术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给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色彩。


撰稿:机电工程学院 李丹

核稿:机电工程学院 唐克

编辑:宣传部 夏雅凤、郭会霞

审稿:李长虹

上一条:实践绘就青春画卷,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电信学院“三下乡”进行时 下一条:夏日炎炎 家访情深——机电工程学院开展2024年暑假家访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