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教授王昕杨在高能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学术成果在物理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D》(自然指数期刊,中科院二区,TOP期刊)上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系我校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在该期刊发表文章。
电磁探针(光子与双轻子)由于产生后与物质相互作用弱,很快从物质中逃逸的性质,在重离子碰撞实验中有着独特的地位。通过对它们的测量可以较为直接地研究重离子碰撞中物质的演化及性质。而在重离子碰撞早期,由于高速带电粒予以接近光速运动,产生了超强的磁场,磁场强度在目前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早期可以达到1019高斯量级。如此强的磁场可以产生很多可观测的奇特量子效应,比如手征磁效应、手征分离效应、手征磁波等。
磁化等离子体的光子(a)和双轻子(b)发射示意图
王昕杨与合作者从他们前些年发展的强磁场下的有限温度场论出发,结合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电磁场下电磁探针的性质的理论预测提出了通过测量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电磁探针热辐射的各项异性来间接测量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磁场强度的手段。另外他们还提出对热光子辐射的偏振方向分离是对研究重离子碰撞实验早期产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磁场、夸克化学势以及手征化学势一种可能的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Photon and dilepton emission anisotropy for a magnetized quark-gluon plasma”和“Circularly polarized photon emission from magnetized chiral plasmas”为题发表:PHYSICAL REVIEW D 109, 056008 (2024)、PHYSICAL REVIEW D 110, 116005 (2024)。
王昕杨教授于2024年5月加入安徽理工大学,担任基础物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期致力于极端条件下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的研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他在《Physical Review D》《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Chinese Physics C》等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Physical Review D》是美国物理学会(APS)旗下的标志性期刊,也是Nature Index首批收录的期刊之一。该期刊特色鲜明,主要报道高能物理领域的前沿重大发现,是国际高能物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