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在第5个全省“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期间,围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助力学生成为“精专业、强实践、厚医德”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精神引领,深化劳动价值认同
在各班主题班会中,学院班委分享了医疗卫生领域劳动模范的奋斗故事。例如,徐安平扎根基层四十年,推动医疗水平提升;顾春娥在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中克服自身困难,践行初心使命;唐简深耕感染病学科,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这些劳模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深化了对劳动价值的认同。

主题班会
学院邀请了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安徽省最美辅导员、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宗惠老师开展主题为“聚焦辅导员能力提升,助力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专题讲座,引导师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弘扬劳动精神、践行使命担当。

专题讲座
校园深耕,强化劳动实践能力
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地清理、图书馆书籍整理、实验室卫生打扫和篮球场栏杆擦拭等劳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学生们以手抄报为载体,将专业知识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生动展现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劳动场景,如疾病防控、健康宣教、环境卫生监测等,深刻诠释了公卫学子的责任担当。

手抄报
学院学生将劳动实践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通过操作精密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
产教融合,拓展职业认知视野
学院组织2024级职业卫生工程专业学生前往伊利工厂参观学习,在车间里,同学们实地观察生产流程,感受现代化生产的有序与高效,感受劳动者操作的专业与专注。通过产教融合,同学们拓宽了专业视野,激发了学习热情,认识到“学有所求,学有所得,知行合一”的深刻含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实践活动
砺能笃行,激发劳动创新潜能
学院召开学科竞赛动员会,鼓励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专家教授参与竞赛指导。围绕学科背景,打造与专业优势同向同行、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的特色作品。重点关注竞赛的覆盖面,引导更多学生爱好科学、参与科创、形成氛围,提升育人实效。

动员会
学院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显微标本并参与显微摄影比赛,有效提升了专业实操技能与创新能力。学院举办“生命奥秘”专业绘图比赛,学生们精心绘制了心脏、大脑、骨骼等人体结构专业图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绘图作品
本次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多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了教学相长。下一步工作中,公共卫生学院将持续创新劳动教育载体,打造校内外联动的实践平台,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技能型人才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