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孝道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助力乡村振兴,6月27日至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孝法同行实践团队赴“红色故里,孝义之乡”——潜山市官庄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调研与普法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普法讲座、座谈交流、文化参观、典型访谈等形式,深入基层传递法治精神,传承孝义文化。
普法宣传进乡村,法治意识入民心:活动首日,实践团队在官庄镇水贵学校初中部举办了一场生动的普法讲座。带队老师余同怀副教授结合大量案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点条文进行解读,随后团队成员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的法律困惑,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水贵学校开展普法宣讲
座谈调研听民声,共话乡村新发展:实践期间,团队先后与官庄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当地村民代表召开两场座谈会,通过街头采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法治建设与孝文化传承现状,详细了解农村老人的法律需求以及近年来当地政府围绕孝道文化弘扬促进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并提出合理建议。

在镇政府与镇、村领导座谈
孝义文化润心田,传统美德代代传:为深挖当地孝义文化内涵,团队参观了官庄镇孝义博物馆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留余堂”,通过实物展陈、家风故事学习,深刻感悟“孝老爱亲、重义守信”的传统文化精髓。此外,队员们还专程走访了2名荣获“孝义之星”称号的当地模范人物,聆听他们孝亲敬老的感人事迹。

参观孝义博物馆(摄影:工作人员)
实践收获显成效,青春聚力助振兴:四天的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法治与德治融合,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团队成员也从当地深厚的孝义文化中汲取了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