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耕光者文化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寿县,围绕文化传承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深入参观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二十四节气馆以及古城墙,在文化探寻中感受历史底蕴,传承民族文化。
楚文化博物馆:与两千年前的“老物件”对话
耕光者文化行团队首站来到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青铜器上的纹路仿佛在诉说楚地的征战与繁华,玉器的温润里藏着古人的审美与匠心,队员们在玻璃展柜前驻足,听讲解员揭秘文物背后的故事——从祭祀礼器到日常用具,每一件都像时光信使,把楚文化的浪漫与厚重“快递”到眼前。
二十四节气馆:解锁古人的“自然密码本”
告别楚文化的悠远,团队走进二十四节气馆。这里没有枯燥的文字罗列,而是用互动装置让“春分竖蛋”“冬至数九”活了起来:模拟场景里看清明雨打梨花,触摸屏幕感受小暑蝉鸣阵阵。队员们笑着说:“原来老祖宗的生活智慧,藏在每个节气的‘小仪式’里!”

在光影里解码节气智慧(摄影:团队成员)
古城墙:踩过九百年的“时光跑道”
最后一站,队员们登上寿县古城墙。脚下的砖石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然牢牢咬合,瓮城的设计藏着“瓮中捉鳖”的军事智慧,月坝的构造至今还在守护城池免受洪水侵袭。有人张开双臂丈量城墙宽度,有人对着护城河想象古代商船往来,大家都说:“这哪里是城墙,分明是本会呼吸的历史书!”
此次“三下乡”之旅,让队员们在触摸文物、体验传统、丈量古迹中,读懂了文化传承的密码。大家约定,要把这些“文化故事”带回去,让更多人看见寿县的历史光芒,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继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