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剪纸神韵,传承金寨匠心 |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金寨剪韵传承社”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核稿: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储兆晶 撰稿: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汤圣军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日期:2025-07-11     

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学“金寨剪韵传承社”队伍踏上了以“探寻剪纸文化,传承非遗魅力”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走进金寨,与剪纸文化传承人孙润老师相遇,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之旅。

初入文化馆,感受剪纸底蕴

在剪纸文化传承人孙润老师的热情带领下,队员们有序参观文化馆。馆内陈列着众多精美的剪纸作品,一幅幅作品以细腻的线条、生动的图案,展现着金寨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故事。

走进工作室,聆听历史传承

孙润老师化身“文化讲述者”,向同学们详细介绍金寨剪纸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结晶,到如今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寨剪纸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金寨人的记忆与情感。

动手实践,体验剪纸乐趣

孙润老师亲自教学,带领大家学习剪“囍”字。他一边耐心讲解剪纸的技巧和步骤,一边进行示范,从折纸、画样到下剪,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同学们纷纷拿起剪刀和红纸,按照老师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操作。尽管一开始有些生疏,但在孙润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大家逐渐掌握要领,一个个喜庆的“囍”字在手中诞生,现场洋溢着欢乐与成就感。

交流学习(摄影:实践团队成员)

从聆听历史到动手实践,从感受魅力到坚定信念,安徽理工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在金寨的土地上,用实践行动探寻剪纸神韵,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此次“三下乡”剪纸文化之旅虽已结束,但非遗文化传承的种子已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未来必将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撰稿: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汤圣军

核稿: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储兆晶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墨染歙砚承文脉,灯映鱼形绘乡韵​ | 安徽理工大学学子赴歙县实践纪实 下一条:七彩假期,筑梦童心 |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心桥筑梦志愿团队赴谢家集区杨公镇开展社会实践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