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韵抚童真,青春筑梦长 |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开展“七彩假期”系列暑期实践活动

核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余水 撰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张彭宣、郭敏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日期:2025-07-16     

为深入践行关爱儿童的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活动中传递温暖关怀,7月3日,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旭日耀阳志愿服务队走进淮南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为期10天的“七彩假期”系列暑期实践活动。团队针对福利院儿童的特殊成长需求,精心设计了涵盖学业辅导、心理关怀、科学启蒙、文化体验、安全教育及心愿征集等内容的多元活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温情的快乐暑假。

学业助力,夯实基础

7月3日至4日,团队结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与暑期需求,系统开展了学习方法指导。内容聚焦高效理解知识、梳理学习思路、培养良好习惯等方面,旨在引导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激发学习兴趣与信心。随后,队员们进行一对一辅导,耐心解答疑问,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难题,帮助孩子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暑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为孩子们讲解学习方法

心灵陪伴,健康成长

7月5日至6日,志愿者们精心组织开展了心理小课堂活动。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情绪的产生、影响以及日常调节方法,帮助孩子们科学认识自我情绪,建立对“情绪管理”的基础理解。课堂设置了互动环节,围绕“常见情绪场景”“温和表达方式”等话题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并对主动分享的孩子给予文具奖励等,现场气氛活跃。活动有效帮助孩子们学会正视情绪、合理表达感受,为培育健康心态奠定了基础。

为孩子们讲解心理知识

科学探索,激发兴趣

7月7日至8日,志愿队带来了充满趣味与知识的科学实验活动。“彩虹雨”“筷子提米”等实验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在志愿者规范演示和讲解后,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色素沉降、体验摩擦力的神奇。待孩子们完成操作、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志愿者结合生活实例,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观察—操作—理解”的体验式学习,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好奇心与探索欲,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彩虹雨”科普实验

文化浸润滋养心灵

7月9日至10日,志愿队结合儿童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了系列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志愿者们展示了多民族特色服饰,讲解纹样蕴含的文化寓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青花瓷的历史与艺术特色,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动手环节中,孩子们在5米长卷上自由创作,勾勒民族服饰、描绘青花纹样;在非遗剪纸体验中,学习基础剪法,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感知—理解—创作”的过程,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魅力,培养了审美情趣与文化认同感,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童真心田悄然扎根。

教孩子们手绘青花瓷

安全护航,守护成长

为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7月11日至12日,志愿队开展“安全童行·守护成长”主题讲座。通过动画短片、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了防溺水、火灾及地震逃生等实用安全知识。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模仿“火场逃生”的正确姿势,在“防溺水”问答中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寓教于乐的形式配合零食、文具奖励,有效将安全知识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讲解安全知识

心愿寄语,筑梦未来

活动尾声,温馨的“心愿瓶·童声语”环节为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孩子们在彩纸上写下纯真心愿:“我想成为宇航员”“希望小伙伴永远快乐”“想去看大海”……这些承载着期盼的纸条被小心放入透明玻璃瓶中。收集好的心愿瓶被陈列在福利院图书角,如同一座温暖的“梦想博物馆”,记录着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手写心愿(摄影:张彭宣、钱智航)

此次为期10天的“七彩假期”实践活动,“旭日耀阳”志愿服务队以丰富的内容和温暖的陪伴,为淮南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暑期体验,在互动中助力成长,在实践中传递关爱。队员们始终相信,每一份用心的付出,都会化作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温暖力量。

撰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张彭宣、郭敏

核稿: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余水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青春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校地同心共绘张楼新篇 |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积分引领,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太和县张楼村探索治理与发展融合之路 下一条: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召开第三届教职工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