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桐源薪火”队赴宣城杨滩开展“两山”理念2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

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洁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梦洁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2025-08-19     

8月6日至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桐源薪火”实践队赴宣城市广德市杨滩镇开展“寻生态真理,访杨滩风物”主题实践活动。实践队以红色基因为精神引领,以绿色生态为实践导向,深入调研“两山”理论在江淮大地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伟力和实践成果。

历史文脉铸魂生态民情筑基

在范仲淹纪念馆,队员们从“先忧后乐”的千年家训中,触摸到当地深厚的家国情怀。纪念馆内泛黄的族谱与先贤手迹,昭示着精神传承与生态保护的血脉联系。范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与新时代生态理念惊人契合。夜幕下的桐河公园,百份生态问卷映照出群众心声:“保护青山绿水已成为杨滩人的行动自觉。”

绿色实践落地红韵精神生根

九房村叶书记回忆,村里过去一穷二白,为改变现状,便想着实施特色种植,于是开始打造花海,以此带动文旅发展。在河长制主题公园,政府工作者黄颖指着清澈的桐汭河介绍:“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全镇7条河道实行一河一策精准治理,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100%。”

了解九房村发展历程

红绿交响共鸣茶香漫染初心

新四军江浙皖司令部旧址内,胡成林书记抚摸着土墙上的弹痕讲述:“当年战士用生命守护的青山,如今正滋养着百姓。”毗邻旧址的千亩生态茶园,印证着红绿交融的辩证法,五合茶叶依托无公害种植技术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茶产业带动200余户村民就业。革命精神孕育生态自觉,生态优势反哺红色传承,这就是乡村振兴的杨滩答案。

了解五合村茶叶生长布局

青春践行使命星火照亮乡村

实践团队向镇政府提交《杨滩镇生态文旅轻量化传播建议报告》,提出“红色研学+生态茶园”文旅线路规划。指导老师杨帆表示:“桐源薪火队将持续跟踪杨滩实践,将论文写在江淮大地上,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智慧。”

合影(摄影:汪梦媛、侯忆罗)

实践团队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时,提出了红绿融合的新想法:在旧址解说中加入当年军民护林的故事,在生态步道旁设置红色标语牌,让红色教育与生态体验无缝衔接。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红色与绿色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精神与生态的共生共荣。这份感悟也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理念,为推动两者深度融合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梦洁

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洁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跨越廿载时光,共叙师友情深 | 应用物理学专业2001级校友毕业二十周年返校 下一条: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临泉开展帮扶活动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