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立德树人的意识、情怀与担当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9-12-20     浏览量:

《安徽青年报》 2019年12月20日 02版

    古人说,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跨进新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承载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育学生技能,更要胸怀宽广、不忘初心,以智慧唤醒智慧,以德才呵护德才,以心灵启迪心灵,方能够使学生成为大写的“人”,成为“周而不比”的“君子”,成为未来国之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当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炼,献身“服务”工作,以无际之大爱唤醒学生无穷之动力,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

    让我们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来提升意识、博大情怀、锤炼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说:“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后我见中外记者时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同时,我讲这个话时也是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的。”

    这段话,一方面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意气风发、创业干事的气魄,另一方面表达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古人说,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并非无病呻吟,也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基于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现状的分析得出的自省与自觉,唯有清醒,才能奋进。在学生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学生的长处,也要发现他们的短板和不足,由此能够对症下药、从长计议,进而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而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习近平总书记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说:“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深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怀的真实写照。心系人民,为人民服务,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所在。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之一,要眼里看着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成才,以“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己任,以此博大情怀,励我成就之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说:“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当领导干部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节假日尤其要自觉坚守岗位。没有说不让休息,但关键是如何休息、在哪儿休息,有没有考虑到自己肩负的职责。”

    “君子求诸己”。这段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严格的自我要求和使命担当。高校的学生工作是没有“节假日”和“八小时之外”的概念的,学生在哪里,学生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学生只要在学校,学生工作者就不能离开学校。心系学校,心系学生,心系工作,处处都是“任务”,一时一刻不得清闲,这不是要求“瞎忙”,而是扎扎实实、扑下身子、主动作为的具体表现。说起来,学生工作者也是人不是神,人人都有自己家庭、工作、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但如果不能摆正位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终究还是立意不够高。安徽理工大学的校训中有“奉献”一词,如果不能做到乐于奉献、兢兢业业,最多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蝇营狗苟,得过且过,无从谈起“使命担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我们从“革命理想大于天”中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与辩证唯物主义,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保持鲜明品格,进而确保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推进伟大工程,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教会学生做好一个大写的“人”。(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 董雨


(供稿、审稿:宣传部 阮进华)

上一条:【中国科学报】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废弃矿井“有宝可淘” 下一条:【淮南日报】青春不散场 未来不止步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