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八小建设”微平台 “组织活力”迸出来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9-09-05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年09月02日

    一、背景与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战士,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支重要力量,始终是我们党的生力军和党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好坏,事关党与青年群众是否同心同德,事关党在高校基层是否起着核心作用。高校学生党员群体作为高校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和示范者,其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行为表现等能否真正走在时代前列、广大青年学生的前面,形成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和增强他们对党的向心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大、创造潜能不足和缺乏责任担当意识等问题,安徽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经过精心探究和实践,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通过“搭建小平台”、“关注小群体”、“解决小问题”、“重视小点子”、“聚焦小创新”、“树立小典型”、“集成小成果”、“创优小环境”等“八小建设”,力求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责任担当精神弘扬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同频共振,有力推动学生党支部整体功能不断提升。

    二、思路与布局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攻坚意识,聚焦学生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按照“找准基点、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强铸支点、把握节点、形成创新点”整体工作思路,以“质量提升”为动力、以激发“组织生机活力”为重点,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关键,以不断增强党支部“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为核心,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创优”为落脚点,有力促进学生第四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有效推动学生第四党支部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全力打造高校“活力魅力”党支部。

    三、做法与举措

    通过打造学生党支部“八小建设”党建创新微平台构建与实践,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通过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与创造潜能,调动发挥好学生党员个体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二是强化学生党员责任担当、创新创优、主动成长意识,塑造“个体进位、集体创优”良好群体氛围;三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落细、落小,探索实践高校学生党支部“三型”建设载体创新路径与机制。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主要方面:

    1.关注“小群体”。成立由各班学生信息员和心理委员组成的“特殊学生”排查小组,在全面认真排查基础上,建立“特殊学生”电子档案,并进行归纳、梳理出5类“小群体”即“学业困难”群体、“网络游戏沉迷”群体、“旷课严重”群体、“宿舍个人卫生较差”群体和“心理情况异常”群体。给予重点关注,持续聚焦,建立“订单式帮扶承诺制”和“定期约谈”制度。

    2.解决“小问题”。由该专项推进实施小组,开通网上“意见直通车”QQ和“微信”平台,认真梳理学生提出的“小问题”98条,涉及生活条件改善、学习互助、情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文体竞赛等领域,为精准识别、精准掌握学生的真实“呼声诉求”,力求精细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成长中的困惑,推进育人工作阵地“前移”,重心“下移”,服务“上移”,把育人工作“落实落细落小”。解决“小问题”78件,解决率为79.6%,满意率达到86.8%,在活动中赢得了绝大多数学生赞誉,树立了学生党员光辉形象。

    3.重视“小点子”。经过广泛收集学生“小点子”87件,经过加工处理,集成“小点子”42件,涉及范围广,如“有学生提出学生澡堂的控水器开关是感应式按钮,在手上有肥皂沫的时候特别感应不灵敏,建议改成按压式开关”等“小点子”和“小建议”。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作为“安理人”的责任与担当,形成“爱校、护校、荣校”氛围。

    4.聚焦“小创新”。科学灵活设置“党小组”,制定党小组年度目标考核激励机制。结合学院“三创”融合群体协同培育试点班的建设实际,在试点班成立3个党小组,将“八小”建设与“三创”试点班融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及时将学生“小创意”“小创新”转化成项目成果。同时,在“三创”试点班试行“每周一设想”、“每月一创新”和“每年一成果”,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带头示范,开展“创新争先我先行”活动,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让“大胆设想,小心论证”成为“小创新”生活实践常态。

    5.树立“小典型”。通过“选树身边榜样作示范、学习身边典型见行动”活动,在学生第四党支部掀起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和争当先进”的热潮。“八小建设”评选出“勤勉励学奋进典型”、“实践砥砺铸魂典型”、“艺苑百花竞艳典型”、 “专业竞技领跑典型”、“自立自强筑梦典型”、“创新体验梦想典型”、“创业演练潜航典型”、“道德实践铸人典型”、“健体创优起航典型”等10个类型“小典型”和1个“个体进位集体创优”先进集体。

    6.集成“小成果”。短短几个月时间,在大一新生中间孵化创新成果45项,申请专利4项,国家(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互联网+创业计划书8项,调研报告6件,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8件,安徽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16件,安徽省茶文化艺术设计大赛作品1件。其中一件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备战全国总决赛),一件作品获安徽省防震减灾宣传作品三等奖。

    7.创优“小环境”。在土木16-5班试点集中开展“三无课堂”创建活动,即“无早餐”、“无缺勤”和“无手机”,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做好一个、影响一片”思路,取得不错效果,正在逐步扩大范围。开展“宿舍安全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心美言丽宿舍留,德行礼让文明求”主题座谈会和“减自我之糟粕,增自我之风彩”主题座谈会,为学生自我成长营造“和谐”成长“小环境”,让学生“生活舒适,精神舒畅”,过一段终生难忘的大学校园群体生活。

    8.搭建“小平台”。为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渴望,主动开设《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全程试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开满“创新”之花。开展“三创”融合群体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及成果分享会,邀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科技创新类)提名奖郭超、全国电子商务“创意创新创业” 挑战赛一等奖获得者周中奇等分享创新创业成果和成长经历。

    三、成效与特点

    该案例被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先锋网”以《“八小建设”党建创新微平台构建与实践》为题在全省组工 “微经验”重点专栏予以宣传报道。

    1.党支部“政治功能”显著突出。通过准确把握党支部“功能定位”、明确党支部“价值追求”和明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三步走,让党支部成为引领推动学院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学生健康成人成长成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2.党支部“组织力”显著增强。抓“细胞”强“肌体”,打通学生党建工作强起来“最后一公里”。科学灵活设置“党小组”,制定党小组年度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做到“组组有目标、人人争先进、事事能考核、件件能落实、项项争一流”,全面增强党支部组织力。

    3.党支部“学习力”显著提升。“八小活动”的有效开展成为促进 “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动力,定期“头脑风暴”,让党支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把锻造自身学习力成为“深刻自觉”和“内在自省”,让“勤奋学习”成为学生党员“青春飞扬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学生党员“青春搏击能量”。

    4.党支部“创造力”显著激发。坚持 “胆子大、步子稳”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实践“小创新”和“微改革”,把党支部“件件创新”转化为“满满活力”,让“满满活力”转化为学生成长“足足动力”,使党支部创造力得以显著激发。

    5.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支部整体功能提升,党组织成员获得感、成长感的增强,使得党支部师生党员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目标牵引”和“责任生成”,打造师生协同成长共同体,最大限度地画出“同心圆”,汇聚释放党支部建设“最强能量”。

    6.党支部“影响力品牌力”明显提升。实践孵化一批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带团建”创新典型案例,《打造“群体效应”开启“众创模式”——大学生多元异质型创新群体培育工程》荣获“第二届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荣誉称号。探索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培育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五头工作法”,注重总结推广和示范应用,增强党支部品牌力影响力。

    四、探讨与启示

    创新是活力源泉,载体是魅力抓手。要善于打造学生党建发展共同体,增强党建工作“师生获得感”和“成长幸福感”,注重建设过程、持续聚焦、久久为功,推进学生党建工作项目化和成果化,让党建目标和功能价值化无形于有形,变抽象为具体,让“党建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增强学生党建“活力”和“魅力”。

    1.找准学生成长“渴望点”和“需求点”。以学生“差异化需求”为导向,找出学生成长“渴望点”和“需求点”,同时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审视自我和他人,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激发学生“主动成长”意识和潜能,提升学生自我成就感,促进学生自省和自我成长。

    2.党支部要像凸透镜,不让学生迷失在“刀背”上。要引导大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提升自我“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这个焦点上来,使学生不再迷茫、远离“网游”,成就学生自我全面发展。

    3.党支部书记要有“过程意识”,专注做“鞭策者”。学生核心素质养成和提高,不是搞几个活动就可以实现,它需要用一项活动反复陶育,持续推进,不断培养、提高、积淀,内化品质,外化行动。

    4.注重培育“典型”,打造“鲶鱼”群体效应。群体行为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极易受到群体影响。提高基层党建特色项目培育效果“可视化”程度,增强品牌活动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努力提升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上一条:【淮南日报】欢迎你,新同学 下一条:【淮南日报】安理大首次获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