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创新炼成记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8-08-18     浏览量:

《安徽青年报》 2018年8月16日 04版

   前不久,安徽理工大学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五个奖项,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老教师张东速和张国荣指导、姚延青等学生的“复试节能车库”;教师马天兵指导、钱鸿巍等学生的“可折叠式立体车库”;教师张东速和高建指导、李肇源等学生的“一种简易型草莓辅助采摘杆”三件作品获一等奖,占我省高校一等奖总数的一半。教师王开松和周军鹏指导、孔峥等学生的“一种小型机械立体结构停车库装置”;教师李德永和谢淮北指导、余慧强等学生的“旋转式自行车存取装置”两件作品获二等奖。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3月竞赛组织委员会发布竞赛主题内容以来,安徽理工大学立即启动参赛工作,立项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项、组建不同专业跨年级的科技团队24个;学生们开展创意讨论、创新方案优化、作品结构设计分析、实物样机制作、汇报材料打磨等;举行五场次的创意审查会、阶段检查会、中期汇报会、模拟答辩会、作品制作推进会,保证了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在决赛中展示了良好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展现了学校浓厚的课外科技活动氛围,检验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教育改革成效,受到了评审专家和同行师生的一致好评。竞赛期间,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原校长、竞赛嘉宾潘云鹤院士观摩了安徽理工大学参赛作品,并与参赛学生进行了交流,对于作品的创新理念表示赞扬。
  据悉,大赛一等奖的获奖率仅为参赛作品总数的3%,获奖作品含金量高。这样的辉煌不会凭空而来,那么,这背后究竟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走近三个全国一等奖作品,去探一探作品背后的那些故事。


图说故事
为了大赛,他们累并快乐着
 
 
 
 
 
 
 
 


社团风采
智能化停车装置——可折叠插齿式立体车库
  在该校党委宣传部的推荐下,记者联系上了该校机器人协会成员、20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陈梁博,他介绍说,这个作品能实现自动化停车作业,在单个停车位的面积上能同时停放七辆车,提高了车库的空间利用率,为解决小区停车位不足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实,这个作品能够取得一等奖和大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为了保障作品顺利完成,大家都加班加点,很努力,有时候就在协会里过夜,困了在帐篷里眯一会,醒了接着干”。陈梁博告诉记者,工作地点就放着一个宿营帐篷,是他们的临时住所。
  “要开展创新实践,必须做好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陈梁博说,他希望通过自己取得的成绩传递给学弟、学妹一个正能量:成功的道路布满了荆棘,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


坚持中诞生的奇迹——一种简易型草莓辅助采摘杆
  机器人协会的另一组获奖作品——“一种简易型草莓辅助采摘杆”。负责人李肇源感叹道:“这个作品能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接获大赛主题后,调研到国内外尚无一种很实用的草莓采摘设备,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尚无同类产品借鉴。我们从实用角度开展创新设计,力求结构简洁。但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觉得我们作品的创意过于简单,没有竞争性,都不看好。” 李肇源介绍道,“但是我觉得思路是对的,后来张东速老师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从设计建模、作品制作、草莓园反复试验,团队成员都很拼,坚持不放弃,最终走到了今天。”最后,李肇源欣慰地说:“潘云鹤院士在观摩我们的作品时,对于我们的创新理念表示了赞扬。”
  勇于创新、坚持努力,这是李肇源及其团队成功的秘诀。他们用一股“不出作品誓不休”的意志和劲头,为自己的创新想法不懈努力着。


我和我的“大宝贝”——复式节能车库
  结束了对机器人协会参赛团队的采访,记者又联系了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了解了姚延青团队的“大宝贝”、凝结着全队成员心血的作品——复式节能车库。谈起该作品,2015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姚延青言语中带着喜悦向记者透露,这个“大宝贝”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趋于完善、走向成熟,最终在竞赛拔得头筹。
  成果来之不易,过程非常曲折。姚延青表示,制作车库时遇到因电机转动产生的磁场干扰PWM波信号,造成车库动力构件运行不稳定,达不到设计要求。我们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对电机加设滤波装置也不行。甚至有一次因技术上失误导致滤波电容发生爆炸,现在想想真有点儿刺激。不过经过我们不懈努力、反复实验,问题最终被解决了。
  听到对一场“爆炸事故”这样的描述,记者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担心。“危险倒谈不上,要说吓人那是有点儿。不过对于喜欢捣鼓的人来说,确实挺有趣。我们搞创新实践,凭的就是对机械设计的热爱,要不然面对这么多困难就无法坚持下去了。”姚延青笑着说。
  是啊,没有了那份执著的热情,谁能在一道道困难的封锁之下突破桎梏迎来光明呢?谁又能坚持一次次重复的失败,只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呢?因为热爱,所以他们坚持。因为坚持,最终他们收获了成功。
  创新无处不在,精彩定格在了安徽理工大学。
  □本版稿件由梁昌、阮进华、本报记者张仲磊采写


(供稿、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

上一条:【安徽日报】观景台上拾金不昧 下一条:【安徽日报】专家学者共论煤炭安全智能开采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