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淮南: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速器”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4-12-03     浏览量:

2014年11月25日  人民网

    科技引领,转型发展!安徽理工大学与潘集区携手合作,探索出由政府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推进方式——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速器”

    核心提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市将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加以强力推进,由安徽理工大学与潘集区携手合作,在平圩经济开发区建立科技“孵化器”,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结合,助力淮南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对生产和安全两个环节的某一系列非标产品有很大需求,却找不到加工生产厂商;龙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具有生产能力,却没有设计能力。面对生产和市场的两方面需求,安徽理工大学的科技特派员果断介入,当起了“媒婆”,并将高校科研成果注入,形成了市场+科技+制造的完整链条。

    这仅仅是位于平圩经济开发区的科技孵化器“威力”凸显的一个案例。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魅力之源,更是产业升级的灵魂所在。产学研对接,以科技成果的转化引领经济发展,让平圩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启“引资智造”,产生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聚变”效应,也让淮南经济迈上坚实的转型升级之路。

    产学研一体,科技人才集聚效能  

    如何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升城市创新实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淮南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课题。

    10月21日,安徽理工大学与潘集区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协议正式签署。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始构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探索实践业已拉开。

    在携手合作中,双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注重顶层设计,从研发、转化、产业化进行架构,在人才培养、科技咨询与服务以及共建科技产业园等方面开展真诚合作。

    潘集区在平圩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置平台,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条件,为企业与高校搭建沟通平台;成立科技“孵化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平台。

    安徽理工大学从机械、电气、材料、计算机四大学院选拔出5名优秀教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进入万泰电子、万华电气、龙强机械、胜佳和电子科技、龙派建材5个企业进行对接。

    合作过程中,科技特派员主动前往企业,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将地方需求带回学校,反馈到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就业提供实训;把学校的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带到地方,为企业发展服务;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开发区创办企业,带动本地就业。

    “招商引智”,科技与企业无缝对接  

    万泰电子生产的井下防暴电器一直销量很好,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产品的使用功能,更迫切需要对外观、操作性能和可维修性进行升级,以增加竞争力。正在企业寻求帮助之际,科技特派员王成军的到来让企业喜出望外,目前已经完成数据采集,即将进行产品的升级试验。

    “淮南的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机械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成军教授告诉记者,外界的压力催生内在的需求,万泰电子的危机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没有科技的支撑,不能尽快升级,企业的发展就无法突破瓶颈。

    从2008年的工业集聚区到2010年挂牌为省级开发区,平圩经济开发区现有30家企业,目前已经投产15家,在建8家,涵盖了矿山机械制造、新型建材、轻纺电子、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类别。

    诸多的招商引资企业,在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科技支撑的难题。

    产学研平台的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无缝对接,让引资与引智结合,有效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面对万泰电子的需求,特派员王成军与企业合作,提供机械结构改进和电气电路改进;面对胜佳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迫切愿望,特派员陈科湃帮助开展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开发,已经取得顺利进展……

    聚贤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转换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和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实现在更大范围内调动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是产学研合作的目标。

    为实现学科建设与科技企业共赢,高校与开发区协同创新,服务“创新型”和“创业型”高端人才,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模式,开拓合作载体。

   引进+培育、引资+引智!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科技特派员王岩帮助平牧公司完成全市第一家食品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已经获批。帮助万华电气,完成了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申报的8项专利也已经获得授权。

    在科技“孵化器”里,安徽理工大教授将设置实验室,先进行小规模实验、生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瞄准市场再进行推广,在“孵化器”里,安徽理工大学电子设备厂即将入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同时,开发区还将建立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创业园,吸引更多高校人才;建立理工大学实习基地,使得产学研对接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举办培训班,对整个潘集区的企业开展科技培训,帮助企业引进智力。

    如今,企业生产+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模式正在日益成型,项目孵化—初创企业孵化—产业链孵化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已为期不远。

    全文详见:

    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n/2014/1125/c358348-23006774.html

上一条:【淮河早报】感恩之情 请亲手传递出去 下一条:【科技日报】安徽省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安徽理工大学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