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梦

核稿:田中良 撰稿: 审稿:
     日期:2023-03-13     浏览量:

【光明日报】2023年3月11日

2022年3月29日,小朋友在重庆璧山枫香湖儿童公园玩耍。新华社发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双拉村风光(2月23日摄)。新华社发

【圆桌对话】

嘉宾

袁亮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

高吉喜委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余国东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杨舒 常河 丁一鸣

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进一步找准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点,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我们特邀请三位代表委员对话探讨。

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主持人:新时代10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对此,您有怎样的切身感受?

袁亮: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界积极行动,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绿色低碳发展成就。在能源领域,矿山生产更加智能、环保、高效,矿区环境明显改善。从“双碳”目标的落实来看,我国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着力建立健全“1+N”政策体系,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更加明确,在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领域发展先进优质产能、加强增储上产,推进绿色开采与清洁利用。同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动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协同发展。数据显示,这个十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成绩殊为不易。

高吉喜:从生态环境改善来看,这十年,我国在大气、水、土壤等多个领域均取得显著治理成效。比如,2022年,北京的PM2.5平均浓度再创新低,降为30微克每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66.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8年以来,我国累计腾退长江岸线162公里,滩岸复绿1213万平方米,恢复水域面积6.8万亩。从制度建设角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史上最严”新环保法颁布实施,到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单项法出台,再到长江、黄河、黑土地等流域、区域生态环境立法,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不断完善,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余国东:近年来,重庆实施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清水绿岸”“四山”治理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连续16年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连续5年无重污染天气。2022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持续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水生生物资源量不断增长,物种数量不断增多,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底,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3999.54万吨、交易额8.35亿元,两江新区入围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主持人:客观来看,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还存在哪些亟待破解的难点和障碍?

高吉喜: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兼具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任务。生态环境具有资源和环境双重属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在管理上,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仍有待完善。在监管方面,基础能力建设尤其是针对大面积保护地的监测监管能力依然不足。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监管领域发挥的作用大幅提升,但是监测能力的现代化、系统化还有待加强,仍不能满足我国生态系统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区域差异大等特点下的精细化生态监管需求,距离国家提出的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现代化监测能力的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袁亮:从“双碳”工作来看,亟待破解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与低碳技术突破难问题凸显。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耦合、储能与消纳等前沿低碳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二是“全国一盘棋”与区域多样性之间矛盾凸显。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逆向分布特征明显,“差异达峰、协同中和”仍有难度。

三是“双碳”目标要求与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矛盾凸显。目前,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亟待相关体制机制、地方政策、管理与服务体系与“双碳”目标密切配套。

余国东:生态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污染问题,还包括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其中有许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难点。比如,如何协调处理好自然保护地内的人口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构建生态涵养的农业农村,通过发挥农业农村的生态价值来促进产业振兴;随着沿江城市水运能力不断提升,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随船舶流量逐年增长,如何强化内河船舶污染防治工作。

推进协同增效 加快绿色转型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袁亮:要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减降碳路径,应强化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规模化工程应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增储上产,大力发展新能源。要加大重大仪器设备研发投入,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发,稳定清洁能源的持续供给能力,稳步替代传统能源梯级架构。同时,推进生态建设协同增效,统筹水、气、土、固废、生态等领域减排要求,在源头管控、过程优化、末端治理、废物循环四个环节协同发力,优化治理目标、工艺和技术路线。在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设置研究任务,强化协同增效基础研究。

高吉喜:推动绿色转型,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和生态系统质量改善,是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为此,要健全生态保护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支撑生态保护与监督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的奖惩机制,确保制度落地、落实、落细;提高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集成利用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巡护监测平台和地面观测设备一体化的五基协同监测体系,推动生态保护监管由点及面、由静态向动态、由平面向立体发展,提升生态保护的全方位、短周期、高精度的现代化监管能力。

余国东: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方面,建议加快推进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推进数据收集统计信息化、核算核查方法国际化、核算核查机制规范化、核算结果应用多元化。同时,适时调整应税污染物目录,修订完善环境保护税执行口径,以税收促进绿色生产和深度治理。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建议完善船舶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体系,推动内河船舶污染防治落实落地;出台政策,推动更新淘汰和深度治理;削减内河船舶污染排放,推动内河港口提高清洁化作业水平,减少内河港口污染。

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7% 以上,90% 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 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2012-2021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 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

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显著减少,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

截至2021年底,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 升至25.5%,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至56.0%。

核稿:田中良

编辑:宣传部 郭会霞

上一条:【中国经济时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代表:造就高素质“双碳”人才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