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文化的价值重释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6-09-18     浏览量: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和家国一体的社会制度下,孝文化由家庭伦理、家族伦理扩大到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乃至整个文化精神体系和文化实践体系,成为人们非自觉的文化认同和社会集体心理意识。但是,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被注入了许多封建的和不合理的内容,因而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代以来,孝文化的保守性、封建性、愚民性、不平等性等受到了猛烈批判。究竟应该如何全面审视和科学对待传统孝文化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是我们不能、也无法割舍的重要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促进传统孝文化不断转化、演化和焕发出时代生命力,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在中国古代,“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孝文化最早是作为家庭伦理规范而存在的,主要调节的是亲子关系,具有归亲、继亲、养亲、敬亲、顺亲、谏亲、侍亲、葬亲、祭亲等丰富内涵。《孝经》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被视为天、地、人三才之“道”,不仅维护了家庭关系中长幼、尊卑秩序,而且成为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家庭伦理观念,即传统家庭孝道。

  传统家庭孝道是一个内容极其繁芜的庞杂体系,从历史视角来看,孝文化在家庭道德与行为规范方面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又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例如,传统孝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者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思想在传统社会被演化为片面保全身体和一味追求传宗接代的硬性要求,甚至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文化陋习。又如将“孝”与“顺”等同,认为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从而演化为严格的父权制,违背了孝文化的道德本性,扭曲了人性的发展。另外,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祭亲”思想被逐渐演化为传统礼教,而成为重形式轻内容、重礼数轻情感的仪式,一些思想甚至被演变为封建迷信,等等。

  正因如此,20世纪以来传统孝文化被视为封建糟粕,受到严厉批判,甚至彻底否定。据此,一些学者反对将孝文化判定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认为它有太多的糟粕,是封建社会的旧道德和旧传统,违情悖理,愚弄百姓。的确,孝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和异化,但是,撇开封建泡沫,肃清消极影响,传统孝文化仍不失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传统社会,孝文化作为家庭伦理最重要的规范,调节着自天子至庶人的行为,并逐渐升华为人们自觉的道德行为,促进了家族和睦与社会和谐。如果从整体上否认孝文化,就好比把洗澡水与婴儿一起倒掉,也就丢弃了中华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割裂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因。

  传统家庭孝道并不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扩展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具体来说,作为家庭伦理的孝道思想,从调节家庭、家族关系开始,向外推衍而成为社会伦理规范和国家政治规范,完成了从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如果说作为私德之孝主要规范的是亲子伦理关系,那么上升为公德的孝,如对四海兄弟的孝悌思想,对国家的孝忠思想、孝廉思想等等,主要规范和协调的便是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关系,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国家统一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由于受到宗法制度、封建专制集权等多重影响,孝文化“孝忠道一”传统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摒弃的消极因素。例如,在“三纲”的伦理关系中,“君臣体系”“父子体系”和“夫妻体系”都被专制统治者追求的功利性所取代,演变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孝文化的权威意识和等级特征逐渐强化,“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尊卑等级森严,父权、君权至高无上,等级化、权威化趋势日益增强,严重扭曲了人性,扼杀了平等的价值观念。

  从伦理道德与政治规范的视角来看,传统孝文化虽然曾走向极端化,甚至被异化和畸形化,但是,其在维系人心、稳定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哪怕在今天,其对于培塑和谐思维、构建和谐社会、推行和谐世界理念等等,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重新认识孝文化,赋予传统孝文化以新的内涵,促使其创新和转化;另一方面要结合民族特征和现代人文精神,重新审视和批判继承传统孝文化,促使其去极端化、去封建化、去等级化、去愚昧化,建构新型孝文化。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是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以此为逻辑起点,经过推衍和演化,逐步发展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第二十章》)何谓“亲亲”?“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简单地说,“亲亲”即爱父母,是原生意义的“孝”,亦就是“仁”。根据以上理解,可以看出“孝”与“仁”同宗同源。具体而言,“孝”是“仁”的出发点和基础,亦是仁爱伦理的最低底线或第一伦理原则;而“仁”是“孝”的扩展,亦是“孝”的核心理念与文化精神。从价值内涵上看,孝仁文化具有三层内蕴。一是孝悌,为行仁开源;二是仁爱,为达道立本;三是守道,尊重自然规律,尊爱万物法则。孝仁文化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衍,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最终上升为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在中华浩瀚的文化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华文化的总体性把握,孝仁并不是一般性地停留在人们的主观情感上,而是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的主导文化模式。

  (作者:韩美群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09月15日 06版)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9/15/nw.D110000gmrb_20160915_3-06.htm

供稿、审稿:宣传部 董坤、董淑平

上一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下一条: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