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6日,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丁志强、团委副书记黄广顺带领“生态文明”、“生态环保”暑期社会实践团冒着高温,走进淮南后湖、泉山湖水库、淮西湖、老龙眼水库等采煤塌陷区开展生态文明现状调研活动。

实践团实地走访塌陷区
调研中,队员们瞄准了淮南目前采煤塌陷区生态文明建设尚缺乏深入研究和成熟模式的现实,通过实地观察、座谈交流、问卷访谈和比较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全面考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经验和不足。

团队成员合影
在后湖塌陷区,标准化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利用生物、物理作用的小型人工生态湿地,临近村庄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个在建或待建项目都充分显示塌陷区生态文明治理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老龙眼水库生态区目前成为开放式公园,垂钓、漫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短短7天时间里,队员们与当地多个职能部门广泛接触,召开了多场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塌陷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及建设推进实况,认真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和灵感。

与村民召开座谈会(摄影:刘曹懿)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是全新的采煤塌陷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模式,队员们深入基层,实地了解塌陷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月12日,团队成员还来到潘集区泥河镇后湖村开展新农村生态文明调研活动。
(撰稿、核稿:土木学院 马帅、黄广顺,丁志强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董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