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2号开始,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倾筑”服务团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天。他们首先要画草图,把祠堂等古建筑形象变成立面图、剖面图和平面图,然后再进行量取,用仪器精确记录各个部分的尺寸,最后再将这些数据整合,用电脑制作成标准的工程图纸。他们的工作就像是将古籍扫描成电子书一样,就是要破解古建筑的生命密码,并将它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果未来这些古建筑遭受意想不到的破坏,随时可以调取这些数据,进行原样修复。
连日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安徽日报、中安在线、学习强国、江淮晨报(整版)等各大媒体对我校学子在白墙灰瓦的徽州古建筑里探索“生命密码”纷纷报道和点赞。
此次古建筑数字化测绘活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倾筑”服务团75名同学分别对查济的宝公祠、洪公祠、德公厅、镏公厅屋、二甲祠、古民居进行了测绘与模型搭建。除了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和数字化处理,“倾筑”服务团深入查济古村落开展古建筑口述史调研活动,让古建筑真正成为活的文物。
据悉,在国家大思政的引航下,团队成员将专业认知实习和三下乡社会实践相融合,聚焦“三农”问题,厚植为民情怀。从2015年开始,实践团成立了致力于乡村整治建设,发现和提升乡村独特价值,让乡村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倾筑”服务团 ,在伟大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倾一颗心,筑一席梦, 发挥着光与热。“倾筑”服务团成立六年来,已参与古村落古建筑、乡村整治规划实地调研200余次,与当地政府、村民以及相关单位开展座谈会、研讨会共60余次,提交高质量调研报告25份,为农村规划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撰稿、核稿:陈孝柱、黄云峰、杨旭东,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