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核稿: 撰稿: 审稿:
资料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      日期:2022-03-07     浏览量:

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2022年3月4日、5日在北京召开,全校广大干部师生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实时收看“两会”盛况,广大师生对“两会”胜利召开热切关注,对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大家就“两会”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提振信心、担当尽责、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可佳·医学院·党委书记:“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20年的54.4%,在学总人数达到4183万,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这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近70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固定下来,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受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困境。这些地区处于竞争劣势,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创新活力明显不足,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影响中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群众享受更好高等教育的主要障碍。我很开心地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不忘初心,牢记立德树人光荣使命,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砥砺奋进,“出精品、树品牌、育英才”。学院将认真抓好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宣传,积极面对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推进“理工医融合、医教研协同”发展,积极发展“新医科”,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理工大学特色的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努力实现学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武有水·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全国“两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的执政能力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和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过去一年国家“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答卷令人振奋,使命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凝聚人心,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和学生支部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将“两会”精神落实到日常对师生思想、学习、科研等的引导和教育中去,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旭东·土木建筑学院·辅导员: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鼓舞士气、催人奋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既要树大江大海大格局,又要练基层基础基本功。要以胸怀“国之大者”的情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态度,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唐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论述,深谙民意,鼓舞人心!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聚焦教育强国和现代化,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胡友彪·地球与环境学院·环境与给排水工程系·教授:3月初,万物复苏,2022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热切关注“两会”教育话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改革与自身的学习工作目标,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抓改革、激活力,打造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继续注重人才培养,为中国经济发展输送人才,注入活力。

杨惠敏·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19级学生: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教育一直都是国之大计。回顾2021年,党中央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从义务教育“双减”的实施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的同步提高,从高职三年扩招目标超额完成到高校毕业生稳岗扩就业政策的落实强化,都高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022年,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是重要任务。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全国2.9亿在校学生的任务。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珍惜政策的恩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相信2022年,教育强国将阔步前行!

刘欢·医学院·药学专业·2020级学生:当下抑郁症越来越常见,在我国呈低龄化趋势,精神健康不容忽视。俞敏洪委员在“两会”上提出“重视青少年抑郁预防和治疗,鼓励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并分别从学校、社会和国家提出建议。同时,刘庆峰代表建议“加大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并全面纳入医保”,防止将青少年抑郁症当作叛逆来对待,酿成悲剧。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医者医病,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精神,才能全力以赴将自己所学报答给社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王经钰·土木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19级学生: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教育依然是各代表委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双减”政策、产教融合、家庭教育、教育评价改革……一系列教育热词不涌现断。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这些都展示着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卓越成就。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百年大计,以教育为基础。我相信,在2022年,我国在教育领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洪乔·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春暖花开之际,全国“两会”胜利召开,面对世纪疫情肆虐全球,2021年我国依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且“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这样的靓丽成绩单令人振奋、十分提振信心。2022年国家将继续“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关心关怀,我将继续发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馈社会。

曾维·地球与环境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2020级学生:近日,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当代青年,了解“两会”始末,感受祖国繁荣昌盛,与之荣焉。其中龙头企业“保链稳链”,推动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等建议让我印象颇深。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和澎湃活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流动,而教育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的最基本的一个保障。教育也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雷锋同志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在今天同样适用。我辈青年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在家做好子女,在校做好学生,在国做好栋梁。要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


(组稿: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安徽理工大学第一届“医工交叉”科研沙龙交流会举行 下一条:“两会”上的安理声音 | 袁亮:建良言 谋发展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