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科学家精神,点燃“硬核”科技梦 | 安徽理工大学“高校星火馆”迎来三校师生参观学习

核稿:校科协 苏畅 撰稿:校科协 杨晶晶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资料来源:校科协      日期:2025-11-05     浏览量:

11月6日,安徽理工大学“高校星火馆”迎来了来自龙湖中学、寿县三中和山南四中的百余名师生代表。他们走进国家级科研平台,零距离感受前沿科技成果,聆听科学家故事,体验科技报国的时代力量。

活动现场合影

本次活动由安徽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是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工作和科学家精神重要论述、落实中国科协“高校星火馆”品牌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的具体实践,也是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社会、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生动写照。

“高校星火馆”:从高校走向社会的科普新阵地

“高校星火馆”是由中国科协指导、地方科协与高校共建的全国性科普品牌工程,旨在推动高校优质科研资源、创新成果和科学精神向社会开放共享。安徽理工大学作为首批入选的建设单位之一,依托煤炭安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构建了“一个核心馆+多个分馆+线上矩阵”的多维科普体系,致力于将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和科普育人优势。

近年来,学校坚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科学普及、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持续打造兼具思想性、科学性与互动性的开放式科普空间,努力让更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科学、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以“科学家精神”为魂,以“科技强国梦”为翼

活动当天,三校师生依次参观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全科普馆)。

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生们透过展陈了解了柴登榜、吴中立、袁亮等几代煤炭安全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与精神传承,深刻感受到“深耕煤海、艰苦创业、求实创新、为国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内涵。科学家们扎根煤海、矢志创新的故事,让青年学子们心中燃起了科学报国的理想之火。

认真聆听科学家故事

在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师生们体验了智能采矿机器人、VR仿真矿井、智慧控制平台等科技成果,直观了解了煤矿智能化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实践。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智能制造”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科技创新的信念。

参观智能化采矿设备

在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全科普馆),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命至上、绿色发展”的安全教育课。通过VR灾害模拟、瓦斯防控实验与应急演练,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守护生命安全、助力绿色发展的关键作用。

体验矿井智能通风与安全数字化实验平台

服务社会,科普惠民

多年来,安徽理工大学始终将“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助力社会科学普及”作为重要使命。学校“高校星火馆”已累计接待中小学师生、企事业职工及社会公众上万人次,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高校星火馆”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科普内容与形式,联合省内兄弟院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打造集科学传播、创新体验与文化育人于一体的“科普共同体”,不断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与影响力。


撰稿:校科协 杨晶晶

核稿:校科协 苏畅

编辑:党委宣传部 夏雅凤、陈颖

审稿:党委宣传部 李长虹

上一条:安徽新闻联播 | 庆祝安徽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梁言顺作出批示 下一条:​我校研究生在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上斩获佳绩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