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有力支撑了学校改革发展。
坚持外引内培,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把人才引进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学校人才引进办法,实施住房、科研启动经费、配偶安置等优惠政策,近年来引进和培养的博士两百余人。学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能力,在职攻读博士、国内外访问学者、各类短期进修培训达190余人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创新培养培训举措,实施新教师“三助一辅”、青年教师导师制、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青年教师“三种经历”等制度,教师职前职后长效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220余名新教师经过入职培训走上讲台快速成长,遴选出校青年学术骨干92名、青年拔尖人才17名。
深化职称改革,充分发挥制度导向作用。改革教师、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制订《安徽理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法》和《安徽理工大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进一步明确评聘工作范围,规范工作程序,并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办法,分别设立“教学型”、“教研型”、“科研型”和“专职辅导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
弘扬高尚师德,育人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五年来,学校坚持价值引领,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积极促进教师师德养成,修订了《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广泛开展教师行为准则和学术诚信教育活动,坚持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依托优势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再进一步。五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设站数量增至6个。完善博士后人员招收制度,出台《安徽理工大学博士后招收与管理办法》,招收博士后83人。承办了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学术交流会议。积极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国家和安徽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获批科学基金项目66项、资助经费318万元,获批数量一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创建协调发展理念,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学校将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激发各类人才活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薪酬体系,建立内生动力增长机制。健全各类人才聘期目标体系,完善考评制度,分类实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激发教师潜能和发展活力,提高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汇聚人才队伍合力,携手推动学校发展。
(撰稿、核稿:人事处 刘园园、何刚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