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五年奋进路”系列报道之三十二:努力改善实验环境,服务保障实践教学

核稿: 撰稿: 审稿:
     日期:2019-06-27     浏览量: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实验室设备处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从整体上规划实验室建筑用房,调整实验室结构布局,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通过基础建设、能力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及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等渠道多方筹措经费,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实验室内涵发展,推进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与现代化建设,极大改善了实验室装备水平,服务教学科研功能得以稳步提升,逐步构建形成四大实践教学平台:校级公共实验平台、院级特色实验教学中心、学科前沿实验室和实训创业创新基地,以期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教育科研资源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一、加大投入,夯实办学基础,服务保障实践教学。

    学校实验室完成了从老校区到新校区的整体搬迁后,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基本完善,结构布局合理,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的需要。实验室面积达到8万多平方米,实践实训基地36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140多个。32个教学实验中心为全校76个本科专业开设实验项目2500多个,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五年来,实验室建设总投入11550余万元,为能源与安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等完成专业认证提供有力支撑;遴选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65个专业和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新建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15个新专业实验室。

    目前,全校有7个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25个专业实验教学中心,150个二级实验(分)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39149万元,设备台套数约36330件。

    二、坚持内涵提升,深化实验室运行机制改革,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精心编制了“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着力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验室管理体系,提出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现“421”的综合改革工程,全力推进公共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学科重点实验平台及实训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着力构建与学校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验室管理体系,实现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跨越性发展。

    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2018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加强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基础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工程实训中心等基础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整合优化资源,提高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更好服务于本科教学。

    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行“平安实验”理念,实现“平安实验”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验室设备处以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主线,推行“平安实验”理念,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全方位、立体式”加强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建设,确保实验室及实习、实训场所安全环境符合相关安全、环保要求,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到位,运行维护符合国家规范。重点加强危化品、易燃易爆品与废弃化学品的排查整治,排查有毒、有害实验品和易燃易爆品的采购、登记、储存、领用及废弃品处置等有关工作制度、工作机制与责任落实情况。通过检查基本掌握了全校危化品、易燃易爆品及废弃物的分布、数量、种类、危害性等情况,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与处置办法。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和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等,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与长效工作机制,下发了《关于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徽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安徽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徽理工大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定》和《安徽理工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等文件。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和完善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系统,加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设了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建立了实验室建设项目库,逐步构建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使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采取项目责任制管理,建立项目申报、执行过程以及项目目标跟踪考核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费投入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投资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加强网站建设,增设了“实验室准入制”栏目,充实了学习资料和七大类安全考试题,为进一步实施实验室准入制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放眼未来,新起点、新要求、新举措,在保障教学科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全面加快实验室内涵建设,推进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一流实验室,促一流学科发展,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撰稿、核稿:实验室设备处 胡怀利、李敬兆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

上一条:袁亮出席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专项矿山领域技术成果研讨会 下一条:国内首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发布 我校居全国第117位省属高校第1位

关闭

分享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