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第六次党代会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建设理念与工作模式,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校区搬迁后,校园网核心设备和主要信息系统全面更新,教学、科研、生活等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升级,实现了学校内部治理与管理效能的双提高,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夯下坚实基础。
新校区,新蓝图,基础网络实现新跨越
新校区弱电项目由国内顶级设计院设计,网络架构兼顾高效与稳健且全面实施IPv4/IPv6双栈并行,为平滑接入下一代互联网创造了良好条件。校内有线、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营造了更加便捷、高速的上网体验。五年来多次被安徽省教育科研网评为“先进用户单位”和“优秀主节点”。新校区搬迁后,中心将学校重要业务系统在内的156个服务全部纳入虚拟化平台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动态调配与运维成本的降低,2016年学校网站群平台全面升级,年访问量近560万次,日最高访问达8万余次。
促进信息化建设机制改革,整合信息化服务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以满足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需求为指导,为全面完成学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了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符合学校未来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工作体制和信息系统建设机制。搭建了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学校全量数据资产,保障了全校信息化科学、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全面提升师生服务体系,使用体验更优质
五年来,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师生实际需求出发,先后升级了统一身份认证、一卡通、VPN等服务,免费提供了多种正版软件供用户下载,显著提升了广大师生的互联网使用满意度。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学校教务、资产、科研、档案等应用系统相继升级改造,中心为其上线运行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基础平台,为相关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网络空间更安全
中心始终将信息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分别从网络、应用、数据多层面建立起立体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检查,对重要数据周期性地进行异地备份。先后置备、升级了WAF(Web应用级入侵防御)和IPS(入侵防御)等多套安全保护系统。2018年数据中心拦截外网攻击达100余万次,拦截有害邮件280多万封,五年间在国家重要敏感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顺利完成了网络安全保障任务。在不断完备安全技术的同时,安全制度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安徽理工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使信息安全工作有章可循。中心结合学校“安全年”活动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2018年,中心邀请淮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警官来校讲座,加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组织人员参加由公安部组织的“全国网络安全员大赛”并荣获安徽省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智慧校园”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赋能助力
信息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前提,为建成高效率、可感知、多场景、多维度、互联互通、聚合集成的智慧校园,中心多次赴南京、杭州、上海等地调研了国内一流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目标起草了《安徽理工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编写了《安徽理工大学信息编码标准》,重点梳理基础数据,努力改变基础数据重复采集、互不兼容的现状,努力打通“信息孤岛”,建设了充分共享的学校信息化基础数据平台,建立起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对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和综合利用,为全校信息系统的整体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勾勒出宏伟蓝图。
(撰稿、核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王枫、王一兵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