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师生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认识,根据学校关于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7月9日至10日,学校七院联合组队前往临泉县滑集镇南杨小庄村,开展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与扶贫实践活动,各学院40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本次活动。
“健康扶贫青春行”医疗援助活动
在太和县人民医院2名主任医师的协助下,医学院一行14人在当地开展了“健康扶贫青春行”医疗援助活动。义诊义检、送医赠药、急救培训、健康知识宣讲……,穿上白褂的志愿者们化身白衣天使为当地百余名村民进行身高、体重、视力、色觉、血压检查,主任医师现场送上健康咨询,用耐心和微笑宽慰着现场的每一名群众。志愿者向村民免费发放爱心医药包百余份;演示心肺复苏、噎食救护、伤口包扎、快速止血等急救知识技能;深入村民家中,向群众宣讲生活中的健康常识以及疫情期间的防护知识。

给村民发放药品

义诊义检
“夏日送清凉”政策宣讲活动
“近年来,安徽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有效拓宽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材料学院的志愿者孔垂雷同学在现场耐心地为村民们普及着脱贫攻坚的相关知识。

政策宣讲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等,志愿者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乡村振兴政策宣传点,对居民有疑惑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并通过“夏日送清凉”活动向周边村民发放矿泉水、风油精等。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危旧房改造扶贫、产业发展扶贫……一项项政策驱动的风口吹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意,志愿者为村民们带来了最实惠的精神慰藉。

“夏日送清凉”活动
“彩虹小课堂”教育关爱活动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彩虹小课堂”在当地徐老小学拉开帷幕,机械学院、数大学院、力物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材料学院的志愿者为村里的60余名小朋友们带去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他们与孩子们很快“自然熟”,寓教于乐,在互动中启发小朋友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机械学院引领的科技创新小课堂,带来了发动机和传送带模型,让孩子们领略到现代化工业的魅力;趣味数学小课堂上,力物学院和数大学院的志愿者们用数字构建起童话世界,让孩子们的梦想在信息世界中徜徉;彩虹英语小课堂上,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用彩虹的颜色勾勒出英语天地,让孩子们体会到英语课堂的五彩缤纷!

科技小课堂

数学小课堂

英语小课堂

支教现场
实践团队还为现场的小朋友们捐赠了价值1000余元的学习用具,感受着孩子们洋溢的笑容和抑制不住的兴奋,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他们收获最多的是质朴纯洁的童真。
“慰问暖心,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活动
“惠民政策送到家,群众乐得笑哈哈”。在南杨小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虞尚元及驻村扶贫干部黄敏的陪同下,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吴云平、党委副书记姚嗣宏、数大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勇及志愿者一行12人分别前往对口帮扶农户董怀义与赵洪春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人文学院对口帮扶

数大学院对口帮扶

帮助村民
活动中,志愿者与他们拉家常,嘘寒问暖,谈心解忧,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和存在的困难。志愿者们在为他们送上米、面、油、牛奶等慰问品的同时,还帮助老人整理房间,帮助孩子规划学业,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当受访人握着志愿者的手深表谢意的时候,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他们正用关怀感染社会,以行动造福社会。
“个性logo,设计包装”农产品助销活动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施策,产业扶贫是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手段,南杨小庄村里有很多农产品对外销售,但缺乏产品包装设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是农产品助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文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前期根据农产品属性和特色针对性地设计出了不同的包装和LOGO,在实践团队到达当天,将产品包装设计展板带到村里,得到了村委干部和村民的一致认可,为后期提升产品效益和开展电商销售提供了帮助。

农产品助销活动

调研活动
实践团成员还聆听了虞尚元老师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实际讲授的思政课程;前往魏野畴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了农村环境治理系列调研活动。

虞尚元为志愿者上思政课(摄影:朱梁 魏元一 张晶 陈会 王晓悦)
本次扶贫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为当地群众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使命感。当代大学生作为脱贫攻坚的经历者、参与者,要树立奋斗精神,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智慧。
(撰稿、核稿:校团委 朱梁、程秀霞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