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9日,我校“青马学子实践团”奔赴贵州茅台、赤水、遵义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的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8月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第一站——茅台镇,走进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为一体的酒文化博物馆,在此知晓了酒文化的渊源与种类,了解了神奇的茅台酒除饮用之外,还在红军长征路上发挥着医疗伤病、在国际外交上担当起友谊使者的重大作用。沿着红色足迹,实践团抵达第二站——四渡赤水纪念馆。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介绍,重温四渡赤水的艰险历程,感受毛主席等伟人谋略和智慧。

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
8月8日,实践团抵达第三站——遵义会议旧址和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听、看、想、触,大家深切感受了当时中国革命事业的曲折坎坷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洞察力,也更进一步认识到遵义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意义。精神不休,亘古永存,追随红色脚步,实践团抵达第四站——红军山,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献身的烈士。成员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红军烈士陵园进行凭吊,面对着红军烈士纪念碑,大家庄重默哀、鞠躬,并把国旗放在胸前,向红军烈士庄严宣誓,表达继承先烈遗志,矢志爱党爱国的信念!
8月9日,实践团抵达最后一站——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杨虎城、罗世文、许晓轩、宋绮红、韩子栋等爱国将士的英勇事迹。一座座土色的围墙,黑漆漆的瞭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更有让人毛骨悚然的“猫洞”,都是曾经对所谓的“政治犯”严刑拷打的地方,这一幕幕场景让实践成员心情变得格外沉重。“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那种宁死不屈和为民族解放事业甘愿献身的革命精神震撼人心,向大家最好地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更加坚定了实践成员作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党忠贞和报效祖国的信念。

走进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摄影:刘鑫鹏)
本次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但是追寻红色足迹一直都不会停止,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宁,他们举起的鲜红旗帜、点燃的星星之火、树立的不朽丰碑将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播种、传承,也激励着实践队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拼搏不止、奋斗不息。
(撰稿、核稿:校团委 唐克、刘鑫鹏,赵宁 编辑、审稿:宣传部 夏雅凤、阮进华)